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查看: 926|回复: 7

乾隆与和田玉扳指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5 01: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乾隆与和田玉扳指的故事

   清朝皇室都爱玉成风,美玉与帝王之间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盛广,其中就有顺治、乾隆与扳指的传说故事。
    玉扳指又叫玉(音同射),本意是拉弓射箭时扣弦用的一种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 上,以保护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伤的专用器物。后来引申为能够决断事务,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征。
    据说,顺治皇帝是用扳指确定的自己陵寝位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呢?故事还要从顺治皇帝的一次外出狩猎说起……
    清朝初期的一天,顺治皇帝率领众臣到河北省遵化县一带狩猎,捕获了大量猎物。顺治纵马扬鞭登 上了高山,极目向南望,金星山如锦屏翠帐,朝北看,昌瑞山山峦重叠,林涛如涌,景物秀美,如同仙境 ,顺治皇帝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他站在山巅,凝视着远方,不由想到了自己的后事。他向苍天默默地祷告,轻轻取下佩戴在大拇指上的白玉扳指,小心翼翼地扔下了山坡,然后向众臣宣诏:“此山王气葱郁, 可为朕的寿宫,扳指所落之处为佳穴,即可启工”。众部下顺着玉扳指滚落的方向找去,在草丛中发现了玉扳指,并且立桩做了标记。清东陵中的第一座陵寝——孝陵也就在这里落成了。虽然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却说明了顺治皇帝对扳指的珍爱。”  
    要说到漫漫历史长河中的爱玉之人,那更是多如牛毛。其中最最有名的还得说清代的乾隆皇帝,他对玉的喜爱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程度之甚堪称酷爱。清代的菊瓣形玉盘、桐荫仕女图玉雕,都是皇室用玉。清代玉器千姿百态,茶酒具盛行,仿古玉器层出不穷。清代以乾隆作的玉器工艺精美,古朴雅致,人称盖世无双。其中薄胎工艺制品更属珍贵。
    据说乾隆一朝的制玉数量,超过了整个宋元。他一生题诗咏玉800余首。清宫遗存的数万玉器 ,大多是他的收藏。他经常一个人蹲在玉库里摆弄玉玩,挑出一些古玉,命人刮垢清理后,亲自评出甲乙丙级。乾隆帝在把玩玉器的同时还对其赋予了情感与理念,把自己玩玉说成是有“善治量才”的理国之德 ,他说:“不使良材屈伏沉沦,将其剪拂出幽,以扬王庭而佐治理。”由此看来,乾隆帝不但具有极高的 艺术造诣及鉴赏眼力,也因藏玉总结出了独到的治国方略,如此把收藏与治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帝王唯有乾隆。
    2007年4月7日,香港苏富比春拍将如期举行,其中一套共计七枚的盒装乾隆御用玉扳指成为了此次拍卖万众瞩目的焦点,其在上海巡展期间同样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关注,有预计称其成交价将可能超过4千万港元,从而打破过往清代御品拍卖成交价纪录。小小扳指究竟有何神奇之处,乾隆皇帝又究竟与扳指有着怎样的故事 ?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幅《乾隆大阅图》,画中的乾隆头戴帅盔,身挂铠甲,配弓戴箭,神态庄重,英姿焕发,描绘了乾隆即位后第四年,也就是1739年,在京郊南苑举行阅兵仪式的情景。如果仔细观看, 乾隆右手拇指上佩带一只白玉扳指。还有一幅《情殷鉴古图》,画中的道光皇帝身穿便服,左手持书,右 手拇指佩带一只半红半白的玉扳指,端坐在石凳上若有所思,好像沉浸在对书的回味之中。”据张广文介 绍,在清朝的多位皇帝中,不少皇帝都表现出了对于扳指的喜爱,特别是乾隆与扳指可以说结下了不解之缘,据了解单是乾隆皇帝为诸多玉扳指写过的御制诗就不下50首。
    专家分析认为乾隆对玉扳指投入极大热情大致是出于维护和保持满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需要,同时受 中国传统的“君子比德于玉”观念的影响,反映出乾隆对于玉的喜好和偏爱,可以这样说,乾隆御用玉扳 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乾隆帝自己的意愿,是乾隆帝与宫内工匠共同合作完成的作品。
    此外,在近年国内国际规模较大的中国艺术珍品拍卖会上,玉器的成交格外引人注目,特别是以“乾隆玉”为代表的仿古玉器的高价成交,成为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一大亮点。“乾隆玉”,是乾隆时期仿古玉器的总称。乾隆爱玉赏玉藏玉,是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无法比拟的。他一生看玉无数件,仅故宫藏他御览过的玉器, 就达数万件之多。特别是乾隆皇帝大力推崇玉器的还淳师古,于是出现了许多仿古青铜器玉器,参照商周 青铜器形式,加以变通,而并非严格的模仿,加上宫廷造办处的精湛工艺,将玉器的价值充分体现了出来 。
  在纽约苏富比的拍卖会上,乾隆白玉觥,估价4万至6万美元,成交价则达到了65.6万美元。相传乾隆皇帝非常喜爱玉觥,曾经题诗咏赞。这件小巧的白玉雕御题诗仿古兽形带盖觥因其罕见独特的外形而见珍 贵,值得藏家关注,该器皿的外形源于远古青铜器的形状,并刻有乾隆皇帝的长篇御题诗,极可能是乾隆皇帝本人的私人藏品,体现乾隆皇帝在位时传承历史,并热爱考古的审美情趣。
  “乾隆玉”完美体现了玉器的“精”与“美”。“精”指玉器材质、雕琢、抛光工艺的精;“美”指 玉器质色、造型、纹饰艺术的美。其借鉴绘画、雕刻等工艺的成就,吸收了传统的阴线、阳线、平凹、起 突、镂空、俏色及烧古等多种做工和外来艺术,加以糅合、创造,发展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玉器艺术, 以其精雕细刻、典雅华丽的风格而独步一世。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高潮迭起,“乾隆玉”成为了各路藏家追捧的对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01: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Xue x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03: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03: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05: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17: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了不起的收藏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5 23: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收藏家·[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6 00: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