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楼主: 东坡醉石

纯漆黑带皮墨玉,油润,带天窗,60.65.40.重200公斤.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03: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宏扬中华文化揭示上古秘史

        欲知华夏根基请读传世巨著

        中华上古传奇(又名中华上古十二帝)第一部三皇传奇

        这部书系作者周光敏历经六年时间,在参考《四库全书》内百余部典籍而创作,系统讲述了上古时期自人祖伏羲、女娲、炎、黄二帝、少昊、颛顼、喾、挚、尧、舜、禹、启等十二位上古帝王的事迹,以及发生在他们那个时代众多动人的经典神话故事。全书气势磅礴,情节跌宕起伏;随着故事的展开,将带您进入一个奇趣、神秘、震撼、惊险、引人入胜的上古世界!

        ----本书特点:越往后越精采!

        今日向朋友们奉献《中华上古传奇》第一部《三皇传奇》的最后一回:

        第四十五回功圆满黄帝升天遗胜迹万代祭奠

        话说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在铸造出三只铜鼎之后,又铸造出了作为炊具的铜釜和饮酒用的铜爵。虽然这些器物浇铸的非常成功,但还必须对这些器物进行精工打磨。黄帝一面指导匠人们操作,一面和二相等待王妃和储君君臣的到来。

        再说黄帝的四位王妃,元妃嫘祖,次妃女节,三妃彤鱼氏,四妃嫫母,年纪最轻的也已年过八旬了。这四位王妃先后为黄帝生下了二十五个儿子,而唯独元妃嫘祖所生的两个儿子及其后代皆有天下。自黄帝数十年前往崆峒山修道之后,黄帝严禁王妃和儿孙们前往探视,这四位王妃就再也见不到黄帝了。自大隗和风后传话,说不久即可夫妻相见之后,这四位王妃激动地热泪盈眶,她们就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再说储君玄嚣,如今也已年近七旬了。他也是数十年未见过父亲了。自大隗和风后二相告知青阳,让自己带领家人和百官于荆山与父亲会面之后,心中高兴万分。虽然距离与父亲见面的日子只有半月,但却似度日如年一样,期盼着这一天快快来到。

        与黄帝见面的这天终于来到了。早上丑时刚过,玄器就带领百官去迎接四位王妃。玄嚣让她们分乘四辆马车在前,自己和妻子乘一辆马车在后;让那些文武百官和兄弟中年龄大的以及所有女眷,六人乘座一辆马车;让那些年轻的官员和家人一律骑马跟随,而走在队伍最前列的是旗手队、鼓乐队。京城百姓也早已听说储君要带领王妃和文武百官前往荆山拜会黄帝,他们彻夜未眠,齐集在皇宫前广场。他们不听劝阻,一直尾随在队伍后面。一路上旌旗招展,鼓乐喧天,人们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迈着轻快的步伐,向荆山进发。

        将近中午时分,大队人马已来到荆山。在荆山山下,万千民众将黄帝和王妃、百官围在广场中央。四位王妃迫不及待地从马车上跳下,三步并作两步的奔到黄帝面前,跪于尘埃,泣不成声。嗣君玄嚣及妻子和他的二十四个兄弟及妻子,也都飞奔到黄帝面前,倒身下拜,口称:“儿臣、儿媳拜见父王,祝父王寿比南山。”大隗、风后大鸿、力牧、常先、武定、秦騩、岐伯等一班老臣在前,其他文武百官在后,齐刷刷一齐跪于尘埃,口中山呼:“臣等参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而那些随行的兵士和百姓,全都跪于尘埃,山呼万岁不迭。

        黄帝用手招了招,声似洪钟般说道:“诸位爱卿,子民们,还有孤之爱妃,儿孙们,请你们原地坐下。”于是,人们纷纷席地而坐。整个会场鸦雀无声。黄帝继续说道:“孤数十年来,一直于崆峒山潜心修道,如今已功德圆满”,刚说至此,只听一声霹雳,头顶出现了一朵五彩祥云,彩云越来越低,也越变越大,在彩云中一只金色巨龙盘旋飞舞,旋即又听到仙乐阵阵,从天上又下来了两位仙女,一人乘鹤,一人驾云,乘鹤的双手擎着一架古琴,驾云的手中捧着一部笙篁,二位仙女云髻堆翠,仙袂飘飘,来至广场上方,距地十数丈处按定云头,仙乐嘎然而止。黄帝瞧的真切,立即倒身下拜,口中说道:“二位上仙驾临,臣等叩见上仙。”黄帝的一班老臣,早已知道来者正是九天玄女与素女,立即随同黄帝跪于尘埃,而那些从未见过如此盛况的储君玄嚣和所有臣民,被这突如其来的场面惊呆了,他们瞪大双眼向空中眺望,猛然听到黄帝的话,才立即跪地叩拜不迭。此时,只听那位乘鹤的仙女朗声说道:“黄帝陛下今日修道圆满,小仙特奉西王母懿旨,迎接陛下登仙归天,陛下可将后事尽快作以安排。”黄帝叩首站起,面向众人朗声说道:“孤今日即将与臣民们诀别。孤宣布:自今日起,正式将皇位传于孤之长子玄嚣。玄器听宣:”玄嚣立即膝行至黄帝面前叩首。黄帝说道:“自今而后,汝即为我中华之一代帝王,自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民乃国之本,民富而国自强。要想民富国强,就应薄于身而厚于民,约于身而广于世;以仁爱礼义教天下,且不可骄奢淫逸而弃民。此等治国之道,皆见于孤与汝之《阴符经》内,汝当熟读此书,并传于儿孙,如此则国泰民安,国运永昌矣。孤将归去,无以为念,特研铸三鼎,象征天、地、人三才。人之生死皆由天地万物所赐,敬天爱地,不忘先人,乃作人之根本,汝可仔细详参《阴符经》,即可知孤铸三鼎之意义也。至于孤发明铸鼎之法,其义大焉。汝更应善用此法,以造福天下苍生。”黄帝说到此处,只听玄女说道:“时辰已到,请陛下即刻乘龙归天”。只见玄女又对金龙说道:“请应龙将龙髯垂下,迎陛下骑上龙背。”那应龙立即将龙头下垂于地,黄帝此时才知道此龙原是应龙真身也!黄帝双手抱拳向应龙施了一礼,然后双手扶住龙髯骑到龙背之上。黄帝的四位妃子怎肯离开黄帝?她们紧随黄帝也骑到龙背上。大隗和风后原是黄帝交待过的,心中早有准备,不等黄帝发话,立即随四位王妃骑上龙背。后面的力牧、大鸿、常先、武定、秦騩,还有岐伯、伯高、、雷公、伯俞、少俞等六十多位老臣,皆不愿离开黄帝,一个个紧随其后,皆爬到龙背上。那九天玄女心里明白,如不让这些老臣随行,黄帝将会非常难过的,所以直到这些老臣几乎全都骑于龙背,玄女才发话让应龙徐徐将龙头抬起。其余的众多小臣子不能骑上龙背,就都抓住龙的胡须,龙的胡须被拔出来了,掉落在地上,还掉落下来黄帝的一张弓。玄嚣及其兄弟家人和百姓们仰望着黄帝他们飞上天去,就抱着黄帝的这把弓和龙的胡须号啕大哭,所以后代就此把黄帝上天的地方取名叫鼎湖,把他掉落的弓取名叫乌号。

        诸位,书说到这里,你或许认为这段神话故事是说书的在此瞎编。其实不然,如黄帝于崆峒上修道和《阴符经》一样,史书上都有记载,而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下,铸三鼎,象征天、地、人,以及三鼎铸成之后,黄帝及他的群臣、后宫等七十多人皆乘龙上天,则见于《史记•封禅书》。这原是一个名叫公孙卿的人力劝汉武帝泰山封禅,假借一个名叫申公的人说的一段话。显然,这位申公讲的黄帝升天乃是神话。至于申公所讲的黄帝采铜处在“首山”,铸鼎处在“荆山”,以及黄帝“升天”处却给后人留下了不同的解释:

        第一,《史记•封禅书》中今人的解释,首山在今山西省永济县南。荆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县境。由于有人把荆山定在灵宝县,又因那个“申公”讲黄帝在荆山铸鼎后“乘龙升天”,所以灵宝有了一座“黄帝陵”胜地,但早已被后人考证是“黄帝葬靴冢”。

        第二,是首山和荆山均在今河南省许昌市的襄县。因为襄县有首山(采铜)、紫云山((炼铜),自唐代以来均被后世所公认为黄帝采铜铸鼎处,且留下诸多胜迹,此说基本被史学界所公认。

        第三,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实为“黄帝衣冠冢”。《史记•封禅书》载:“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释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行。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04: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五行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创造了五色龙为主的龙形象:即黄龙、青龙(苍龙)、黑龙、白龙、赤龙等。按照五行观念,青龙居东方,白龙居西方,赤龙居南方,黑龙居北方,黄龙居中央。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黄龙最为尊贵,是真龙,其它名色龙都不是真龙。古代帝王都是真龙天子,所以都穿黄龙袍。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20: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em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00: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取“东坡醉石”名最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09: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em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5 03: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大啊!![em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6 09: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价值过亿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