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查看: 7728|回复: 17

和田玉矿口----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8 03: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和田玉矿口----转载
目前已知的原生和田玉矿床和矿点有18处。为确定目标,我们先对文献记载的采玉地点进行排查。清代以前史籍记载较为笼统,没有指明具体矿山,而清代较为详尽记载的采玉矿山则不少于6处,分别是塔什库尔干县大同玉矿、叶城县密尔岱玉矿、皮山县康西瓦玉矿、于田县阿拉玛斯玉矿、且末县塔特鲁克苏玉矿、且末县塔什赛因玉矿等。这些矿山上均有古代采玉矿坑及采玉人的活动遗迹,而其开采年代并不局限于清代。
  这些玉矿中,以阿拉玛斯玉矿和密尔岱玉矿规模最大且开采历史久远,因而成为我们重点考察的目标。
  阿拉玛斯玉矿开采的起始年代文献中没有明确的记载,我们现在仅知该矿从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持续开采,道光以后停采,之后玉矿位置渐渐湮失。1904年,当地猎人托达奎追寻受伤黄羊时,在倒毙于深山绝壁的死羊旁边意外拣到两块羊脂玉,并卖得好价钱。由此,阿拉玛斯玉矿又被重新发现和开采。
  以盛产白玉而著称的阿拉玛斯矿位于于田县东南柳什塔格深山中,海拔4500米,空气稀薄,气候寒冷,交通困难。今天,越野车也只能够从于田县城东南行80多公里经阿羌乡和另外一个自然村落到达柳什村。“柳什”又作“流水”,这一地名的出现是因人文环境变化所致。柳什原名实际是汉语“玉石”的当地居民语音音转,这说明早期开采阿拉玛斯玉矿的人为汉族,后来又根据当地维吾尔语语音转写为汉语“柳什”或“流水”。目前,柳什也是于田玉石矿转运站所在地,除阿拉玛斯之外其他4个玉矿也均由此前往,是采玉人的必经之地和最后补给地。

  
科克塔拉山谷中有蛇纹石玉矿,颜色齐全,品质上好。
  这是最让我惊喜的消息。因为我国出土的秦汉以前的古玉中,有相当数量的是蛇纹石玉。对于这些玉料的来源,学术界通常认为是在内地,与西域关系不大。但在2001年我们做和田玉矿点预察时,就留心到新疆昆仑山出产和田玉的所有地方均伴生有蛇纹石玉,当地人称为喀瓦石。“喀瓦”在维吾尔语中是“葫芦”之意,引伸意为“笨蛋”。因为蛇纹石玉与和田玉从外表看多有相似之处,然而品质相去甚远,价值更不能同日而语,故而名为“葫芦石”,喻指其不如和田玉珍贵。
  在此次考察之前,我们就一直关注新疆昆仑山蛇纹石玉的储量与分布情况,及其与蛇纹石古玉可能的联系。我们当即决定改变行程,寻找蛇纹石玉矿。
  从科克塔拉沟口进山,景色变得出奇的美丽,赶驴的脚夫介绍说这里是克里雅河上游山谷最好的草地,并一再建议在这里休息一天再返回。驴行1个小时后,沿途南侧山体上可以明显看到三道蛇纹石矿脉。山体相对高度约300-400米,矿脉宽度约在30-50米之间,每条矿脉相距约50-60米。在山脚溪流、沟谷中,满眼尽是崩落下来的蛇纹石玉石块。
  经过粗略估算,科克塔拉蛇纹石玉矿储量当有数十亿吨,其开发利用前景相当广阔。这种储量的蛇纹石玉矿的发现,促使我们提出这样一个学术假设:最早昆仑山玉石东进时除和田玉外,还应该有蛇纹石玉和其他美石。在和田闪石玉被作为“真玉”确定之后,蛇纹石玉才退出竞争,逐渐沉寂下来。鉴于新疆昆仑山地带蛇纹石玉的普遍存在与方便取得,我们推断,中国秦汉以前的蛇纹石玉器中,很有可能有部分玉料是来自西域。 羊脂玉的价格在飚升
  2002年6月,我们进行了更为重要的白玉河白玉来源考察。中国历史上相当长时期使用的上等和田玉均来自和田的两条河,即以出产白玉而享誉世界的玉龙喀什河(俗称“白玉河”),及以出产墨玉、青玉著称于世的喀拉喀什河(俗称“墨玉河”)。这两条河流均发源于昆仑山主脉的北坡,在昆仑山北部的山间纵谷中流动一段距离,又向北切穿昆仑山最北一道山脊进入塔里木盆地。在盆地中并行北流约160公里,在科什拉什地区汇合成和田河。
  和田绿洲就位于两河出山之后的广大冲积扇上。通往绿洲的古今河道及由此上溯,都是采、挖河玉的上佳场所。白玉河考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搞清白玉河所出子玉(俗称羊脂玉)、山流水(指原生矿石风化剥落后,顺河水而迁徙到河流上、中游的玉石)等玉料的来源和相关开采情况。
  6月22日,考察队到达和田。第二天,我们便前往墨玉河山口附近的著名采玉村落——乌鲁瓦提,调查墨玉河采玉情况。
  乌鲁瓦提村是地扼墨玉河河谷南进昆仑山的惟一通道。这是一个自然村落,村民从两三岁的孩童到80岁的老翁,都会识别玉石。村民全年的活计除了管理少许农田、果园之外,就是分季节下河捞玉和进山到人迹罕至的幽谷深沟去找玉。找到的玉石就地卖给村里贩玉的人家。
  在玉贩家中可以看到杂色青子都随便堆放在庭院内,价钱很便宜,1公斤不过几块钱。贵重的则收入屋内,像成色好的几块墨玉,开价都在1公斤几百元至千元之间,而块大、质优玉料开价更高。
  我们来村里的时候正好是杏子成熟的季节,进入每一户人家看玉,都可以先享受到甜杏的招待。为研究课题的需要,我们选了数十公斤一般青子做样品,经向导讲价,以20元人民币就成交了。
  6月24日,我们离开和田市沿白玉河上溯,开始了又一次昆仑山之旅。过白玉河大桥南行约30公里,河东岸有一处名为库马特的三级阶地,数台推土机正隆隆作响地推开地表10几米的沙土覆盖层,以便揭露古河床卵石层,目的自然是寻找羊脂玉。
  和田玉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青玉、墨玉、黄玉四类,白玉是和田玉中特有的高档玉石,并可再细分为羊脂玉和青白玉。羊脂玉因色似羊脂而得名,质地细腻光润,是白玉中最好的品种,产量十分稀少,也极其名贵。这些年来,随着羊脂玉价格的飚升(由20世纪80年代末期1公斤数百元涨至数万乃至10数万元),人力工具所及的古河床已经被翻遍了。为了追寻更多、更大的子玉,人们开始动用大型挖土机械,将已经被历代找玉人挖过数遍的裸露干河床继续下挖直至生土层,于更新世古河床卵石层寻玉。


          
     斯坦因考察白玉河时曾被迫改道

  库马特在维吾尔语中是沙丘通道之义。这里古称胡麻地,为沿白玉河南进昆仑山的重要路口。胡麻地一称在和田绿洲有多处,都是白玉河故河床,也是前人和今人挖玉的主要场所。
  我们沿下切很深的白玉河河床继续上行约60多公里。河流所经的峡谷两岸壁立,不仅机动车无法沿河岸行进,甚至连人徒步行走也十分困难。1914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考察白玉河时,至此被迫改道。我们也不能例外,按既定计划沿布亚煤矿公路转向东南前往喀拉喀什乡。
  根据预先的调查,我们知道白玉河上游产玉点目前有3处,其中奥米夏玉矿和尼萨玉矿均无出产白玉的历史,只有位于黑山的阿格居改地段古来就是找玉人拣拾白玉的宝地,它自然而然成为我们的考察目标。
  3个矿点分别位于喀拉喀什乡的东南、西部和西南。喀拉喀什在维语中意为玉石,但这不是它的本名。它原名皮夏,“文革”期间改为火箭公社。1980年夏季,因为在黑山阿格居改溪流中发现一块1000斤重的羊脂白玉,而改为现名。由喀拉喀什前往黑山阿格居改没有公路,只有牲口驮道,用于骑乘、运输的都是毫不起眼的毛驴。
  6月25日,考察队一行16人和40几头毛驴组成的一只浩荡的队伍,踏上了昆仑山千年驴道。在陡峭的之字形小道上历经10个小时的跋涉,展现在眼前的便是云雾中白玉河与通往黑山村和阿格居改冰川的汗尼拉克河的汇合点。队员们迫不及待地从驴背上翻落下来,舒展无处不痛的筋骨,联想到前程和返程,无不心生惧意。
  我们已能眺望到远处绿点似的黑山村。1个世纪前斯坦因曾来此探险,因黑山村山民刁蛮,加之环境险恶,结果铩羽而归。想到我们将是第一支进入白玉河白玉原生矿床所在地的考察队,大家又鼓起了勇气,并高喊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从这个汇合点再向上的白玉河流域没有玉石产出,只有金矿。由此基本断定白玉河的白玉主要来源于汗尼拉克河。
  到达黑山村,村委会安排我们住在学校。由于途中有队员摔伤,考虑到前面路途的艰难程度,考察队决定精简队伍,留下部分人员护送伤员返回黑山村做考古、人文调查。



     羊脂玉与冰川的关系

  汗尼拉克在维吾尔语中是“帝王草场”之意。又是一天12个小时的驴程。晚8点,我们到达计划中的营地——汗尼拉克草场最南端喀尔布拉克,即雪泉。阿格居改冰川所在的雪峰就在眼前,肃穆壮观。从这里再向南,海拔高度急剧上升,驴也上不去。明天,只能步行登山考察。
  当天沿途的考察说明,汗尼拉克河所有支流都不出产玉石,这样我们追寻的白玉原生矿应该是在源头了。汗尼拉克草场不枉拥有帝王草场之名,确实十分肥美富饶,不过,此时谁也无心,准确地讲是无力欣赏。营地所在海拔为4100米,许多人高原反应强烈,这其中包括多次上过青藏高原的人。惟一的解释是这里处于青藏高原的北缘,空气不仅稀薄,而且流通不畅。扎营、用卫星电话联系后方、起火和准备晚饭等杂事做完,已经是夜晚11点,但天色还没有全黑。
  27日早晨我们步行上山。眼前高约100米的砾石台地是现代冰川退缩后留下的堆积物。从这里向南一直到雪峰冰川脚下,距离约在20公里左右。沿途我们不时见到因冰川退缩而遗留下的大大小小的落地冰。
  落地冰下的流水经常带出高品质的白玉。每天早晨水流最小时,落地冰消融产生的水洞和裂隙便是找玉的好去处。现在正是拣玉的最佳季节,向导说找玉人最喜欢光顾的地方是最远处阿格居改冰舌前缘落地冰的溶洞,因为那里常有惊人的发现。1979年在冰舌附近曾发现一块由雪融冰水冲刷而暴露出的冰碛白玉漂砾。玉砾主体为乳白色,一侧稍有淡黄色皮浸,大致呈梨形,重159公斤,为优质羊脂白玉。如今宝玉已经运走,冰川砾石犹存,其中仍然有宝玉等待发现。
  为何这里的白玉品质是所有和田玉中最好的?我们认为这与玉石原生矿被冰川覆盖和冰川对玉矿的剥蚀、搬运有关。万古冰川之下的原生矿在高寒高压作用下,玉料之中的杂质被冰川萃取带走;另外,冰川的剥蚀、搬运又是一个漫长、激烈的打磨过程,因而造就了白玉河白玉的优良品质。不过,这一观点目前还仅是推断。
  经过考察我们确定,白玉河白玉主要来源于汗尼拉克河源头的白玉原生矿,矿床应该是海拔5000米左右被冰川覆盖的山体。另外,在阿格居改白玉原生矿以东、东南、南部均有较大储量的青白玉、青玉原生矿存在。在目前白玉河河床面临玉资源枯竭的情况下,阿格居改一带的冰碛型玉矿将是宝贵的后备资源。
  考察过程中不断有队员因高山反应而被留在原地等待。返回营地已经是傍晚8点,考虑到队员的身体状况,我们连夜下撤至汗尼拉克草场最北端海拔3200米处扎营。
  29日,全队返回喀拉喀什镇,当晚12时安全抵达和田市,白玉河子玉原生地考察至此告一段落。
  我们在考察中曾在黑山村发现了齐家文化特点显著的陶罐,这样就提出一个“早期采玉人群组合成分”的学术问题。当然,这已经不是本次考察所能够解决的问题,只能留待以后的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8 17: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令人神往圣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18:5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过这个贴子!哪儿是正宗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6 23:46:56 | 显示全部楼层
[emb5][emb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8 21:5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帖字/[emb6][emb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0 19:32:54 | 显示全部楼层
[emb14][emb6][emb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0 23: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了[emb29][emb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4 06: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想亲自去一趟![em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19 16: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emb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6-21 22: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收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