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变质岩---玉杯“一捧雪”的故事
《明史》和《张汉儒疏稿》曾记载“一捧雪”为明代一件很著名的玉杯,但由于严嵩欲利用权势将玉杯据为己有,使玉杯的收藏者莫怀古弃官隐居他乡,直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河南新野县文化馆才收藏了这件宝物。
“一捧雪”玉杯为白色,略透淡绿,口径七厘米,深2.5厘米,杯壁厚0.2厘米。杯身琢有梅花,五瓣,似腊梅盛开。杯底中心部分琢一花蕊。杯身外部攀缠一梅枝,枝上琢有17朵大小不等的梅花,与杯身自然连在一起。玉质晶莹,花美枝嫩。显然,玉杯的作者取“腊梅傲雪”之意。杯内斟酒后,幽幽酒业波动,光线折射,加上玉杯本身的剔透光洁,给人以闪光粼粼,如冰如雪的感觉。
1978年经故宫博物院鉴定,“一捧雪”为明代工艺,玉料出自新疆和田专区的玉龙哈什河和哈拉哈什河上游的昆仑山,这就是有名的和田玉。和田玉属于软玉,是一种变质角闪石岩。我们把由单矿物角闪石所组成的岩石,称为角闪岩。角闪石在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的影响,变成毡状的阳起石或透闪石纤维状微晶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就是软玉。这种玉可以在岩浆周围岩石接触的时候,围岩发生变质,在浅变质的岩石中出现,也可以由含SiO2较少的火成岩经过熔蚀变质而成。
和田玉是我国著名的玉石之一,它的开采历史悠久,在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就已经描绘了人们在哈拉哈什河中拾玉石的情景。和田玉主要为白色、黑色和杂色,很少有绿色的。其中有一种洁白色、质地细致坚硬、呈油脂光泽的玉,称为“脂玉”,是和田玉中质量最好的。纯黑的和田玉称为墨玉。这些都是我国著名的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