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查看: 9685|回复: 41

走进安徽之风景名胜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8 16: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位于安徽南部黄山市境内,随着徽杭高速公路的贯通,坐车从浙江杭州到黄山仅需2小时。黄山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风景名胜区为154平方公里,1985年以唯一的山岳型 风景区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被世界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称。黄山景胜,以峰为体,峰林似海,有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始信峰、玉屏峰等,其中莲花峰最高,海拔1864米。黄山景致优美,最有名的当属奇松、I怪石、云海、温泉。黄山群峰兀立,深壑纵横,。还形成了众多的溪瀑峡谷景观。著名的有九龙瀑、人字瀑、百丈泉、翡翠谷(又名情人谷)。黄山现有云白(云谷寺-白鹅岭)、松谷(松谷庵-松林峰)、慈玉(慈光阁-玉屏楼)三条观光索道,供游人上下山选用。


光明顶   

    在黄山中部,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所谓三十六峰者,骈列舒张,横绝天表,众岫叠岭,效奇献秀,尽在一览”(元人汪泽民游记)。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现在其遗址上建有黄山气象站。因为这里高旷开阔,日光照射久长,故名光明顶。


莲花峰
  位于黄山中部,玉屏峰西南,东对天都峰。海拔1864米,是黄山最高峰,也是华东地区第三高峰。古人往往误指天都峰为黄山最高峰。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九月,徐霞客准确指出:莲花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上”,“即天都亦俯首矣。”明末清初画家石涛有诗:“壁立不知顶,崔嵬势接天。”此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主峰突出,小峰簇拥,宛如一朵初开新莲,故称莲花峰。峰上有飞龙、双龙等奇松和月池、香沙池等名胜。登上峰顶,如置身云霄,云天一色,江河一线,俱在远眺之中。 宋咸淳四年(1268)吴龙翰、鲍云龙、宋复一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登至峰顶。今有登峰盘道5里,相对高度110米。游人“叠级直上,级穷洞转,屈曲奇诡”,攀至峰顶。起步缓坡称“莲梗”,中间穿过四个石洞,古人称“莲孔”。峰壁有“真好造化”、“非人间也”、“名不虚传”、“天海奇观”等摩崖题刻。峰下有莲花洞、莲花


天都峰
  位于黄山东部,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海拔1810米,“健骨竦桀,卓立天表”。在黄山群峰中,最为雄伟壮丽。古人视为“群仙所都”,取名天都峰。 唐岛云和尚历经千险,始至峰顶,是现存文字记载中登上天都峰的第一人。他曾在绝壁上留下《登天都峰》一诗:“盘空千万仞,险若上舟梯;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欲下前峰瞑,岩间宿锦鸡。”民国二十六年(1937)建登峰梯道,长3里,有1564级台阶,194个石栏干和600米铁索,保障游人安全攀登绝顶。峰顶突然平阔,有石室嵌立,可容数十人。室外有石,形如醉仙斜卧,名为“仙人把洞门”。另有石如桃,称为“天都仙桃”。峰顶有“登峰造极”等石刻。极目远望,云山相接;俯瞰群山,千峰竞秀。古诗有句:“任它五岳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1965年5月,董必武题咏:“奇险天都著,遥观亦有缘;大雄无与并,苍浑莫之先。今有民谣:“不到天都峰,白跑一场空。”意为游黄山而不登天都,等于虚此一行。1983年,在半山寺上方,从天都峰腰另辟新径至天都峰顶,又增添了新的景点。

鲫鱼背
  在天都峰上。从天都峰脚,手扶铁索栏杆,沿“天梯”攀登1564级台阶,至海拔1770米处的石矼。石矼长10余米,宽仅一米,尤如鲫鱼之背,两侧万丈渊谷,深不可测。清人许全治有诗记其险:“无意吞舟归北海,何心借水跃昆明。游人尽是批麟客,竹杖芒鞋脊上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6: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距池州港53公里,从池州乘车南行约需1小时可达。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因李白从长江上远望山景之诗作而易名。九华山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主峰市十王峰海拔1,342米,山色清峻秀美,有缆车可直通天台和百岁宫景景区。九华山与峨嵋、五台、普陀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是佛教中地藏菩萨的道场,九华山现有保存完好的寺庙近百座,散布于悬崖上和山林中,其主要庙宇均为未受破坏的明清建筑。自古以来,此间有众多高僧圆寂肉身不腐,形成真身得以传世,这也是九华山的一大神秘特色。九华山距太平湖52公里,距黄山120公里。


柯村景区       从318国道转入219省道后不久,即进入九华山风景区第一个景区──柯村景区。九华山水如一道壮美的国画屏立于前,狮子峰、独秀峰、天华峰、翠薇峰、笔架峰、上翠峰等历历在目,尽显雄奇;缥溪、双溪、龙溪、舒溪、澜溪穿山越谷,犹如银龙游弋。山下土地平旷,阡陌纵横,山村野居,古风犹存。

后山景区      自西向东所见九华诸峰的背面,为后山景区。相传历史上李白、刘禹锡等人均从此处登临九华,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从朱备店步行到青峭湾,沿途有翠峰寺、心安寺等名刹和打鼓峰、引仙峰、沙弥峰、双烛峰、天柱峰等奇峰异石可观可登,现为步行游览区。

山前景区      介于柯村景区与九华街景区之间,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将该景区串为一体,自然景观与寺庙建筑星罗棋布,有桃崖瀑布、织锦瀑布、伏龙桥、定心石、龙池瀑布、燕子洞、鹰嘴岩和二圣殿、一宿庵、大桥庵、甘露寺(九华山佛学院)、龙池庵等著名寺院。伫立山腰,但见修篁万竿,蓊蓊郁郁;彩云缭绕,钟声两三;西竺庵、甘露寺和农户村舍掩映于碧翠之中,白墙褐瓦,若隐若现,令人顿生“白云深处有人家”的诗情画意。

九华街景区:   九华街景区是一处平均海拔约640米的山中盆地,四周青峰耸翠,环山 如城。开发历史悠久,早在东晋隆安年间(公元401年), 就有天竺名僧杯渡在芙蓉岭下创 建茅庵,开创了九华山佛教活动先河。唐开元年间,新罗高僧金乔觉来到九华,当地士绅诸葛节等人为他在虎形山下起建寺院,获朝廷赐名“化城寺”,此为九华山开山祖寺。金乔觉圆寂后应化为地藏菩萨,僧徒、居士们在神光岭上建起“肉身宝殿”,成为佛教信徒朝拜地藏菩萨的必到之地.



天台景区:    九华山海拔最高的景区,最高峰十王峰位于该景区。在约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奇峰怪石, 峭壁危崖,高台幽洞,梵宫古刹,建有著名寺院地藏禅林、古拜经台、大悲院、观音峰上院、翠云庵、道僧洞等,可观天台、青龙背、罗汉墩、蜡烛峰、金龟朝北斗、观音峰、钵盂峰、宴仙台、捧日亭、无底洞、太极洞、古佛洞等百余处名胜景点。古人赞此地为"非人间"(摩崖石刻),意为登临天台,如入仙境。置身天台,北可见长江如游龙横卧江淮大地,南可观神奇黄山奇峰秀水,自古就有"不到天台,等于没来"之说。

闵园景区:  位于九华山风景区中心部位,紧邻九华街景区,由上闵园、中闵园、下闵园三部分构成,面积约6平方公里。清澈见底、婉延流淌的龙溪河纵贯闵园, 景区遍生松、杉、毛竹,珍贵树种有青钱柳、金钱松、珙桐、楠木等,富产灵芝、黄精、何首乌、丹皮、石蒜、黄莲、九死还魂草等野生药材,尤以大面积的“闵园竹海”和“天下第一奇松”──凤凰松最为诱人。深山密林之中,九华莲社、大悲莲社、接引庵、心愿茅蓬、香山茅蓬、净修茅蓬、莲宗精舍、慈佛精舍、潮音精舍等20余座尼庵或隐或现,“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环境十分幽静。

花台景区:    位于九华山风景区西北部,南连天台景区,西接闵园景区,东部和北部分别是后山景区和河东景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 花台景区具有非常典型的花岗岩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瑰丽多姿。莲台峰、天门峰、罗汉峰、抚子峰、宝塔峰、飞来峰等十九峰,峰峰入画;罗汉晒肚、九华睡佛、定海神针、犀牛望月等三十六怪石惟妙惟肖;古佛岩、仙崖岩、清凉台、回音壁等八岩、台气势雄浑;古佛洞、文殊洞、太极洞、狮子洞扑朔迷离;玩月涧、石鸡涧、古佛泉、文殊泉流水淙淙,清音悦耳。景区内广布古树名木,千姿百态。佛教遗址众多,许多寺庵均修建在山涧涧门处,或直接以天然岩涧为寺,使其外观相当隐秘,周围环境原始、优美、清净,嘉木葱茏,泉水叮咚,令人油然而生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河东景区:  九华河以东地带。逆龙溪而上,溪畔青峰耸峙,拒云揽日。一路谷深壑幽,乍阴乍阳,清泉碧涧,纵横交错,山石峥嵘,移步换景。山雨新霁,白云“驱羊入谷”,崇山峻岭空青积翠,一碧如洗 。万条玉涧布满群峰的皱褶,银闪闪白花花飘泻而下,呈现出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步入景区颇有惊心动魄之感。

    转身洞景区:   地处高山盆地,海拔800米左右, 面积约30平方公里。四周为千米以上的高山环绕,山石峻峭,林木苍翠,溪水淙淙,鸟兽出没,具有浓郁的原始情趣。知名景点有转身洞,进天门、后一天门、后二天门、后三天门、石屋、天池等。

    九子岩景区:   位于九华后山,有青云庵、九莲茅蓬、蕴空茅蓬、定西茅蓬等大小寺庙10余座,双溪寺背山依水,两股清溪环抱。寺前梨园,花开似雪;寺后层恋叠翠,峭壁倚天。

    垂云涧似蛟龙伸腰展背,从十里高的云谷中奔腾出山,吼声如雷。涧口长200米的梯形悬崖上, 有瀑飞跌,辗转七折,如七匹白练垂空飘舞;由涧口缘石板道上行,斗鸡石、三斧石、象鼻石、“龟兔赛跑”等巧石扑面而来。这一带洞穴之中、峭壁之上,是猴群经常出没的所在。至山顶九子寺,有唐叠石古塔,屹立山门。 清溪抱寺流过,竹木荫翳蔽天。寺后的九子岩,高托巨石,回环向背,状若九子团聚。岩东北为盆地谷口,山泉汇集成涧,东注而下,泉敲陡壁,滴沥澄鲜,形成“九子泉声”一大名景。


    南阳湾景区:   是九华山南大门,青山排闼,溪水长流。最著名的景点有神仙洞和鱼龙洞。神仙洞为旱洞,全长约1500米。洞内钟乳石形态殊异,景致集中。有“花海”、“麒麟送子”、“玉树琼林”、“珠玉卷帘”、“睡美人”、“百鸟朝凤”、“仙人列班”等胜景。鱼龙洞与神仙洞相距1000米,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于大中年间曾游览此洞并留下诗作。该洞宏深开阔,分东、南、西、北四海和两厅八宫,水陆兼程,路径平坦,景观疏落有序,移步换态。“石莲花”含苞欲放;墨石芳香飘溢染指漆黑;“鲤鱼精”跃上河岸,张开大嘴,一滴一滴地汲着“天河”泄漏的琼浆玉液;数万只蝙蝠倒悬在洞壁上,悠闲自得;“八仙过海”、“天马行空”维妙维肖;甘碧的地下河,常年不竭;河畔峰簇倒挂的石笋峰林与彩灯交相辉映,倒影水中,若海市蜃楼,景象壮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7: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区


    在1000多年前,天柱山的知名度甚至超过黄山,它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其主峰直耸云霄,如“擎天一柱”,因而得名天柱山。这根“柱子”有1450米高!天柱山与佛教、道教都有关联,比如道家把全中国的奇山归纳为36洞天、72福地。天柱山就是第14洞天、57福地,排名还挺靠前的!佛教禅宗也与天柱山颇有渊源,禅宗达摩祖师后的二祖、三祖都曾在天柱山修行,南北朝的梁朝时,天柱山山谷寺显得赫一时,僧众甚多,那时的天柱山可说是佛教名山了!到了唐、宋时期,天柱山依然盛名不减,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时等文人墨客都登临此山,遗留下近400方摩崖碑刻,既可怀古,又是学习、欣赏书法的绝佳范本。

    天柱山不仅人文积淀深厚,而且不乏美景。它的风光雄奇灵秀,兼而有之。有时雾潮云海,飘飘荡荡,有时日出晚霞瑰丽壮观。更不用说奇松怪石、飞瀑流泉,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令人乐而忘返。天柱山还有许多珍贵植物:香果树、天女花、鱼鳞木、珍珠黄杨、云锦杜鹃等,这里的珍稀动物有花面狸、琴鸟、娃娃鱼等几十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7: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安徽滁州市境内,以山水秀丽著称,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的美誉,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醉翁亭记》对其美景有详尽的描,进而胜名远扬,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区。琅琊山南距六朝古都南京、西接安徽省会合肥均不足百里。风景区内有著名的醉翁亭、醒园、琅琊寺等景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7: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称白岳,位于安徽休宁县,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风景区面积为110平方公里。齐云山属丹霞地貌,奇峰峥嵘,怪石嶙峋,赤如丹砂,灿若红霞。著名的有香炉峰、玉屏峰、五老峰、天门岩(又称象鼻岩)、栖真岩、紫霄岩、石桥岩。齐云山与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并称道教四大名山,境内道教始于唐,盛于明,兴于清,鼎盛时期有道观33座,现仅存6处,以玉虚宫、真武殿和玄天素宫、天清殿、洞天福地等最为有名。齐云山还有建筑风格独特的道教墓葬22处和大量的摩崖石刻和碑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7: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安徽省岳西县境内,历史悠久,胜景众多,“太白书堂”、“北岭松风”、“鸟牛古石”、“赤壁丹砂”、“南崖瀑布”、“洗马春池”等引人入胜;司空山是中国禅宗发展的基地,至今还留有“二祖禅刹”、“祖师洞”、“三祖洞”、“讲经台”、“传衣石”等。司空山山势奇特尤其是从西面看去,山峰如剑、直指蓝天,赵朴初先生曾为其题名“禅宗第一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7: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安徽省宿松县境内长江中,与对岸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隔江相望,每年汛期时四面环水,孤峰如柱,兀立大江,有“长江绝岛”之称。小孤山山势峭拔,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号为“楚塞吴关”,至今尚有古炮台、烽火台等遗迹,历代名人吟咏流传甚多。山上古刹启秀寺供奉有妈祖圣像,是中国长江中唯一一座妈祖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7: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境内,是古火山,宗教和人文活动源源流长,自然与历史交相辉映,景色优美,以火山岩洞和摩崖石刻为主要特色,伴有河湖风光。浮山主景有36岩、72洞、28怪石、34奇峰、482块摩崖石刻等。主景区约15平方公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7: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德太极洞得名于洞内有干洞和水洞。干为阳,水为阴,阴阳结合是为太极。此洞历史十分悠久,据考证洞龄已有二亿五千万年,洞长5400多米,在北宋时期就有范仲淹等众多文人异士在此洞流连忘返,留下了不少的碑文石刻。

    要进入太极洞首先得划着小舟通过长达700多米的水道,很像武侠小说描写的感觉,山洞奇幻繁复,简直就是一大迷宫,所以您进入里面一定得有导游陪着。要说好玩就在水洞,其水面开阔,小舟可以任意徜徉其间;洞壁上的奇石,在五色光的照耀下,宛若群星璀璨,使人有置身银河之感。洞的尽头还有一仙人宫,是为探险旅游者准备的,需得自带照明,并且是单独售票。值得注意的是洞中冬暖夏凉,与洞外温差很大,夏季进入也须带上厚衣。

    位置:宣城市广德县东北35千米处,正当“苏、浙、皖”三省交界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7: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牯牛降横跨“祁门”和“石台”两县属山岳风景区,,酷似一头卧着的牯牛而得名,主峰海拔1727.6米,为安徽南部第三高峰。因为没有怎么开发,一直是皖、赣、浙、苏四省中惟一保存最为完整的原始森林,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目前牯牛降石台境内的主峰、双河口、奇峰景区正在开发,但也是有限开放。保护区内险峰深壑、丛林茂密、古树盘根。野生动物众多,比较适合身体强壮、爱好探险的朋友前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