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在一玉器店玩耍,进来一富婆摸样的人说了一句让我们吓一跳的话“有没有羊脂玉卖?我只看羊脂玉.”店主一时还说不出话来,呵呵,那也就是以前,现在还不赶紧的请进来,有鉴定为证,多了去了。羊脂玉不是品种,也从来没有什么特定的标准,就是一种观感而已。就是说这块白玉如羊脂般细腻温润,仅此而已。我想问问楼主,鉴定机构都是综合上述要点进行检测的?“水头足”这样的标准也不好,和田玉就是微透至半透,水头足容易造成越透越好的感觉,翡翠水头足才好。青海料就水头足,不正好可以多多鉴定为羊脂玉吗?“滴水不沾”这样的词也最好别用,搞得神乎其神的。把羊脂玉概念化,品种化不就是想多多的打上羊脂的标签,多卖两钱吗。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8年10月20日 01时40分43秒 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