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查看: 5460|回复: 17

[转帖]鱼文化整理编辑及藏品展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8 06: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是世界上渔业发展最早的国家。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我们的祖先就留下了单体鱼纹、双体鱼纹等丰富多彩的关于鱼的图案纹样。中国的汉字中很早就有了象形的“鱼”字。这种鱼文化也影响到了玉器的制作,出现了很多鱼形的佩饰。佩鱼之风始见于商代,商代玉雕中有许多片状玉鱼,都很小,有些嘴部带孔,尾端有长榫,似刻刀,可能是随身携带的工具。唐代以后,玉器的制作体现出越来越浓的生活气息,含有吉祥寓意的玉雕佩饰开始陆续出现,鱼形纹样成了玉雕佩饰中常见的题材。宋元时期的鱼形玉佩目前已经有很多出土,传世品为数也相当多。宋代玉鱼种类较多,一般头较小,鱼身扁平或微微隆起,分为光素无鳞和有鳞两种。元明清三代的鱼形玉佩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鱼形图案纹样,出现了鱼与荷花、鱼与磬组合成的图案,寓意“连年有余”“吉庆有余”,还有龙头鱼身纹样的玉佩,寓意“鱼龙变化”。






玉鱼
    刻玉为鱼,是一种珍玩和佩饰。冯贽《云仙杂记》:“贵妃(杨贵妃)苦热,肺渴,每日含一玉鱼,藉其凉津沃肺。”程大昌《演繁露·鱼袋》:“《六典》符宝即载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银,佩以为饰。”又用作殉葬品。杜甫《诸将》诗:“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转贴>南京博物院<古玉鉴赏秘要>
玉器品种.以鱼为题材的早见于商代早期.为鱼型佩.殷周.战国..汉魏六朝至唐宋各代均有以鱼为佩饰的习惯.以宋代为最多.



玉鱼、鱼形器
鱼纹在商代巳经出现单体薄状饰件,鱼形玉饰大量流行于宋、元、明、清各代。
  商代玉鱼:商代玉鱼型体较短,约2寸左右,薄片状居多,玉质有青玉、糖玉、不纯净的白玉,以青玉居多。玉鱼制作粗陋多作为陪葬用的明器,尾部,尽头处有刃,尾部大多有分叉,眼睛用斜刀法雕琢,使眼睛微凸,穿孔位置不定,眼、嘴、尾等各处均可作穿。






  周代玉鱼:周代玉鱼鱼身大多弯曲,嘴部上下两唇有尖角,器身上出现弧型线表示鱼鳞。
  汉代玉鱼:鱼身上有很浅的斜方格绞,方格中有微微隐起的蒲纹,鱼鳍翘出身外,鳍上阴刻线上粗下尖,露锋,鱼眼多成腰圆形。
  唐代玉鱼:鱼鳞纹阴刻线纤细,鱼形态丰满,“鱼化龙”的题材也是在唐代开始出现。






  宋代玉鱼:造型多跳跃状,头、尾向上,鱼身弯曲大是宋玉鱼的重要特征,鱼嘴张口厚唇,眼睛有小点眼,凹纹较浅,鱼鳍如波浪形,鱼尾部阴刻线挺拔整齐,常以水草、莲花作褥纹饰,鱼身有素身和斜方格纹等
元代玉鱼,常见有桂鱼,身扁阔、厚唇,唇和眼为半浮雕,隐隐凸起,阴刻线粗扩,用刀重,尾部成扇形上有锯齿形阴刻线,鳍部尖突处有“1 1”型阴刻线。
  明代玉鱼,鱼身上有“米”宇纹,有的去指中间一横,筒化作“水”宇型,大园眼,部分玉鱼大园眼停有半月型“ ”眼眶。由鱼腮至尾部有一阴刻线横贯。
  清代玉鱼,尾部美化夸张,且向两面分开向上有弧形阴刻线。鱼身“米”宇绞既粗且深,鱼腮旁有齿装饰,这是清玉鱼独有的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06: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em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06: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em6][em6]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07: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07: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18: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19: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流行看图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20: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21: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3-28 23: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