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查看: 4359|回复: 13

老北京图片--图片记载的建筑和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7 15: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孟飞 于 2012-9-7 15:57 编辑

第一张.jpg
景山北眺

第一张.jpg
溜冰老人


第一张.jpg
东便门(建国后拆了)


第一张.jpg
故宫的角楼


第一张.jpg
做鞋的


第一张.jpg
治印章的

第一张.jpg
永定门 (建国后拆了,2005年后又复建了城楼)

第一张.jpg
西四牌楼(建国后拆了)


第一张.jpg
燕园回廊


第一张.jpg
午门


第一张.jpg
西山的老人


第一张.jpg
修女


第一张.jpg
大栅栏


第一张.jpg
卖报摊


第一张.jpg
景山前的三个牌楼(建国后拆了,后又复建了南牌楼)


第一张.jpg
卖艾窝窝的


第一张.jpg
屋檐下的骆驼


第一张.jpg
晒太阳的老人

第一张.jpg
戴毡帽的小男孩


第一张.jpg
小女孩

第一张.jpg
读书人



第一张.jpg
绅士


第一张.jpg
粉房师傅


第一张.jpg
捏糖人的


第一张.jpg
古玩商人


第一张.jpg
大褂山里红


第一张.jpg
卖风筝的小女孩


第一张.jpg
卖糖葫芦的


第一张.jpg
朝阳门雪景(建国后拆了)

第一张.jpg
耍皮影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6: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张.jpg
铁匠铺的伙计



第一张.jpg
依旧是四牌楼,当然现在已经拆了看不到了


第一张.jpg
卖货的老人


第一张.jpg
婚嫁的队伍


第一张.jpg
吹鼓手在前,座伞与筛镜在后

第一张.jpg
仪仗队伍,举的是筛镜后面是座伞



第一张.jpg
新郎坐的绿帏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7 16: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哇~溜冰的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6: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点彩图  


第一张.jpg
景山

第一张.jpg
地安门--鼓楼大街



第一张.jpg
故宫---午门



第一张.jpg
孔庙--牌楼



第一张.jpg
天安门前的华表



第一张.jpg
石狮子


第一张.jpg
天安门



第一张.jpg
天安门全景


第一张.jpg
从前门箭楼向北的中轴线




第一张.jpg
大明门》大清门》中华门》拆》》纪念堂



第一张.jpg
新华门


第一张.jpg



第一张.jpg
前门大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6: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北京图片--图片记载的建筑和生活

第一张.jpg



第一张.jpg



第一张.jpg




第一张.jpg




第一张.jpg





第一张.jpg




第一张.jpg





第一张.jpg




第一张.jpg





第一张.jpg




第一张.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7:4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点城门的图片



第一张.jpg
护城河与城墙,当然城墙现在已经拆了
第一张.jpg

残存的明城墙遗址




第一张.jpg       
老永定门及其箭楼
南城垣正南为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寓意为“永远安定”,是皇室前往南苑团河围猎的必经之路。门外路西有清乾隆帝御制碑,此物为清代所设五方五镇(五方即金、木、水、火、土)实物之一南方火镇的“燕墩”?又叫“烟墩”。故有“永定石幢”之说,是北京城市中轴线最南端的标志建筑。  永定门是外城最大、最重要的城门,位于南垣中央,是从前门一直延伸下来的大街终点。
  永定门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宽42米,南北长36米,瓮城墙顶宽6米。
  箭楼规制与城楼差距较大,不甚协调;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2.8米,进深一间6.70米,高8米,连城台通高15.85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七孔,东西每层3孔;北铡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箭楼下城台正中对首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                                             
第一张.jpg
复建后的永定门







第一张.jpg
广渠门 已经拆了

       俗称沙窝门,现今广渠门附近还有沙窝这个地名,位于外城东垣正中偏北。
  广渠门规制与左安门相同,是单檐歇山顶的城楼,与相对称位置的广安门相比较小。广渠门的瓮城很有特点,一般城池的瓮城作为战备要地,里面没有建筑物和居民,而广渠门的瓮城里面却有几家店铺。
  广渠门门楼低矮,仅一层,廊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四周有回廊。瓮城呈弧形。箭楼为单檐山顶,正面及两侧各辟箭窗二层,正面每层7孔,两侧每层各3孔,共26孔。箭楼下开拱形门洞。
  公元1629年11月,皇太极率军攻打北京,明朝名将蓟辽督师袁崇焕率精兵九千星夜驰援京城,赶在皇太极之前抵达广渠门外,击退皇太极大军。 广渠门城楼现在已经不复存在。1930年代日军占领时期将箭楼拆除,1953年为道路通畅拆除了城楼和瓮城。




第一张.jpg
广安门    已拆
 广安门为外城唯一向西开的门,与广渠门相对。明代称广宁门,又名彰义门(该门与金中都彰义门在同一轴线上)。清朝道光年间为避清宣宗?宁之讳改为现名。原规制与广渠门相同,乾隆三十一年,以该门为南方各省进京的主要通路,故提高城门规格,仿永定门城楼加以改建。  当年在外城,有着两条用石板铺砌的道路,一条是连通永定门与正阳门为皇帝去天坛和先农坛祭祀而铺设的御道,另外一条则是由城外通往广安门的道路。由于辽南京城、金中都城的城址都在广安门地区,所以自古广安门大街便是外省进出的门户。那时广安门外最常看见的景象,就是“拉骆驼跑城儿”。
  广安门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三间通宽13.8米;进深一间,通进深6米;高17.6米;楼连城台通高26米。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长34米,南北宽39米,瓮城墙基宽7米、顶宽6米。
  箭楼为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6.6米,高7.8米,连城台通高16.6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7孔,东西每层3孔;北侧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系冰月楼下城台正中对着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



第一张.jpg
右安门(箭楼)已拆
右安门又名“西南门”,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建成。古时候北京右安门的命名不是根据现代地图“左西右东”的属性,而是从内廷(紫禁城)的角度来测定的方位。因此,位于故宫西南边的叫做右安门,而东南边的就叫做左安门了。它体现着君临天下的大一统观念。
  右安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通宽16米,进深一间,通进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箭楼为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深6米,高7.1米,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7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3孔侧面正中辟过木方门。




第一张.jpg
左安门(箭楼)已拆
 左安门是北京外城南侧三个城门之一,位于永定门东面。 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即北京外城建成的时间。其建筑无甚动人之处,周边自然环境却另有一番美丽。这里的路,南至西南城角,北接开阔田野,地里一部分种粮食和蔬菜,一部分长满芦苇。据《北京街巷图志》记载,同样是城市干道,在南城,右安门内的道路相对于左安门内的更加笔直、宽阔,其原因在于右安门内的道路在辽金时代是城市干道;
  左安门一带则一直是村野,其内的道路在明嘉靖四十年修筑外城时才形成,而且没有经过很好的规划,故而道路的形状保存了乡野气息。除了远远可以望见的城墙,这里简直没有什么城市迹象可寻。
  左安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式,灰筒与顶;面阔三间,通宽16米,进深一间,通进深9米,高6.5米,楼连城台通高15米;瓮城呈半圆形,东西宽23米,南北长29米。箭楼为单歇山小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3米,进深一间宽6米,高7.1米,楼连城台通高16.6米;其南侧面辟两层箭窗,每层7孔;东西侧面亦辟两层箭窗,每层3孔侧面正中辟过木方门。




第一张.jpg
东便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因城外关厢居民日渐增多,而蒙古骑兵数次南侵,为护卫京城安全,朝廷决定在京城四周修筑外城。后因财力所限,只修了环护南郊的一段,设永定门等五门。后又在外城东北、西北两隅与京城连接处的东西走向城墙处各辟一座朝北的门,分别称东便门、西便门。
  东便门城楼为单层单檐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过木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辟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2.2米。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27.5米,南北长15.5米,单层单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顶,南背面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层,弱面每层4孔,东西面每层2孔;面阔三间宽9米,进深一间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辟门,外侧(北半侧)为拱券顶,内侧(南半侧)为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0.5米。




第一张.jpg
西便门
西便门位于外城西北角。城楼通高10.5米,其他形制、尺寸与东便门相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劫掠较为频繁,北京日渐富庶,内城外的居民日渐增多,因此在京城四周修筑外城。但因低估了建筑规模,受财力限制,仅修建了南郊一段,外城城墙东西两端与内城城墙相连接处附近修有两座朝北向的城门,分别就是东便门和西便门。初建规模很小,嘉靖四十三年扩建城楼、增修半圆形瓮城,清代在瓮城之上加修了箭楼。
  西便门城楼为单层单歇山小式,灰筒瓦顶,四面开方门,无窗;面阔三间宽11.2米,进深一间深5.5米,高5.2米;其城台正中辟过木方门,楼连城台通高11.2米。瓮城为半圆形,东西宽30米,南北长7.5米。
  箭楼为单层单檐硬山小式,灰筒瓦顶,南背面辟过木方门,东西北三面辟箭窗,每面各二层,北面每层4孔,东西面每层2孔;面阔三间宽9米,进深一间深4.6米,高4.7米;其城台正中辟门,外侧(北半侧)为拱券顶,内侧(南半侧)为过木方门连城台通高10.5米。
  西便门城楼、箭楼、瓮城于1952年拆除。1966年修建环线地铁,拆除附近的部分城墙。1988年市政府整修了紧靠城楼东侧残存的195米内城墙,并在外城相接原址复建了“八瞪眼”箭楼,保留了7处断面遗迹。和东便门遗址不同的是,在西便门遗址修复过程中没有收集旧城砖,而是使用新城砖修复城楼,所以西便门遗址看起来远比东便门遗址整齐的多。
第一张.jpg
现在的西便门遗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7 18: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分享 收藏了{: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9-7 18: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旧城建行政中心,拆除“碍事”的城墙就几乎成为必然。为了保护城墙,梁思成不断上书,向领导人请求,与“拆墙派”辩论。

“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十米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或铺些草地,种植草花,再安放些园椅。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梁思成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写下“环城立体公园”的方案,饱含感情。

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力主拆城墙,性情温和的梁思成与他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据当年在国务院工作的方骥回忆,“记得有一次,吴晗同志竟站起来说:‘您是老保守,将来北京城到处建起高楼大厦,您这些牌坊、宫门在高楼包围下岂不都成了鸡笼、鸟舍,有什么文物鉴赏价值可言!’气得梁先生当场痛哭失声。” 1953年的一个夏夜,林徽因与吴晗也发生了一次面对面的冲突,她指着吴晗的鼻子,大声谴责。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回忆道,虽然那时林徽因肺病已重,喉音失嗓,“然而在她的神情与气氛中,真是句句是深情。”

拆历代帝王庙的牌楼时,由于梁思成的坚持,周恩来不得不亲自出面找他做工作。梁与周恳谈了几乎两个小时,并极动感情地描述了帝王庙牌楼在夕阳斜照,渐落西山时的美丽景象。周恩来则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作答。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回忆道:“拆历代帝王庙的牌楼,梁思成先生痛哭了好几天。”

毛泽东给梁思成的表现定了这样的调子:“北京拆牌楼,城门打洞也哭鼻子。这是政治问题。”


 1957 年,梁思成撰文:“拆掉一座城楼,就像挖去我一块肉;拆掉一座城墙,就是剥掉我一层皮……50 年后,你们会为此后悔的……”这一年,地安门城楼被拆除。

  上世纪50 年代,在轰轰烈烈的除旧迎新的城市改造中,北京的城墙、城门、牌楼、寺庙、院落以及诸多名胜古迹大批消失。

我们的古城已经被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挤压得支离破碎,曾有专家呼吁,再不能拆了。就是在这样的呼声下,古城依然被蚕食着,修建地铁拆掉院落,拓宽旧鼓楼大街和所谓的在鼓楼周边地区打造“历史文化名片工程”,都让瘦弱的北京古城犹如在阵风中飘忽的烛火。

  生活在这座古都中的人们越来越怀念它曾经的韵味,鼓楼东大街及其周边的锣鼓巷等胡同成为年轻人的驻留之地。现代的东西在这里与古老的街区碰撞、混搭、融合为一体,许多人觉得这里才是真正的北京。



记者问武大郎,最近你老婆被西门庆强占,有何评论?大郎说:自从娘子被霸占以来,我一直密切关注事态的进展。众所周知,潘金莲自古以来就是我老婆,我对金莲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希望西门先生认清形势,不要做破坏双方世代友好的事情,尽快无条件释放我老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7 19: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8 13: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幸苦了,欣赏{:soso_e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