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2000元可以就成交的“东陵玉船”竟然标价368000元,这是记者9日在人民南路某玉器店看到的怪现象。在该店,大部分工艺品的标价都比实际成交价高出200倍以上,让人瞠目结舌。据了解,这种“抬价斩客、一抬一压”的招数是工艺品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该店门口,写满了“一折”、搬迁等字样。记者一入内,店老板便一口一声地称呼“大哥”,显得十分热情,然后大叫该店马上要关门,商品清仓,全部工艺品以“跳楼价”出售,一副捶胸顿足、忍痛割爱的样子。接着就拉着记者逐件工艺品详细介绍,在该店,一只标价40多万元的“屏风”实际出售价是一万多元;实价几百元的金泊画标价几万元;该店还摆着一大批标价高出百倍的工艺品。他们的标签也不是物价部门规定的正规统一的价目表,只是一张墨笔书写的普通红纸。当记者问他为什么标价这么高时,老板不置可否,只是说他们一般做的都是旅游团和外国人的生意,普通市民很少有人光顾。
据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该店一家独有,淘金路、海珠中路的古玩店经营方法一脉相承,他们的大部分工艺品,如竹木牙角、陶瓷玉器、砚台、石雕、水晶玛瑙等,都是极低价进货,高百倍甚至数百倍出售。记者与一位对工艺品颇有研究的朋友一起来到海珠中路某古玩店,看见一块澄泥砚标价3000多元,而在夜市走鬼摊档顶多只要一百多元。而铜器皿、铜塑像等大都是从陕西、河南等地的仿古工艺品工厂购来,价值一般在30至200元,而该店竟然标价上万甚至数万元,一位售货员低声对记者说,经一抬一压生意特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