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查看: 8521|回复: 32

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大家来看看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2 0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不断有人拿现代仿品来冒充所谓的故宫藏品, 然后宣扬"其实真正的古玉排出历史的因素,在选料,做工上,并不见得多好",请不要用现代工业品的眼光来看我们的祖先, 如果说专业水平,在某些方面我们现代人也许还比不上呢!!至少我就没听说过有谁能仿制成功西汉铜马车上的金流苏!!!西安考古研究院的一大批老专家为这个研究了几十年,到现在还没有拉出西汉时期的细金线!!所以说,眼光是个人的问题,但请不要用来侮辱我们共同的祖先,你可以侮辱你自己的祖先, 那是你的权利,但请你加上你的姓. 我尊重我的祖先和我的姓,因为我身上流着他们的血。废话不多说,图片我也会拍, 但不会拍得那么没水准, 拜托,有点敬业精神好不好,就算仿品也麻烦仿得像一点. 老话说"不怕人比货,就怕货比货",今天我就发些台湾故宫的馆藏品,让大家看看我们祖先的风采。请记住,每一件藏品就包含了至少一个生命的灵魂!因为在那个简陋的时代,工匠们耗尽一生的心血雕刻下历史的痕迹,然而却没人记得他们的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03: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大家来看看吧。

這件玉「圭」是一個由工具、武器的型態,轉化為禮制用器的例子。器呈窄長方形,有平直刀刃,原本為鏟的形式。但在器身中段的兩面,均琢碾了精緻的紋飾。一面的上節浮雕向上衝飛的鷹鳥,表現了威猛的神力。而另面則浮雕一抽象的面紋,正中央為高聳的「介」字形冠頂,而兩側插有華麗蓬鬆的鳳羽,線條極為流暢。由許多文獻可知,鳥是東夷族群的重要宗教象徵:上古時期,華東地區的夷人,相信其始祖為自然界諸神的主宰「帝」所生,而「玄鳥」則是引渡生命力的使者、媒介,即所謂「鳥生神話」。此件玉圭上,出現寫實的鷹紋及抽象的鳳鳥紋,似乎批露了某些重要而值得探索的訊息。
另外,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在圭的一個側面,約1平方公分的面積上,琢有一側面人首,戴船形帽、留捲翹的長髮,眼耳鼻口等細節無一省略,非常精緻。
器身的上下段,則在清乾隆皇帝時加琢御製詩和璽文。有趣的是,後加的文字與原有的紋飾走向顛倒,因而常常引起觀賞者的誤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03: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大家来看看吧。

新石器時代晚期/良渚文化/玉琮
(Ca.3300-2200 B.C.)
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玉琮是一種非常重要禮器。它的基本造形為方柱體,內有貫穿的大圓孔。方形,反映出古代中國人「地方」的宇宙觀;而貫通的圓洞,可能是象徵生民與神祇世界間的「溝通」。
華東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玉琮上,則常琢有特殊的「面紋」,代表著神祇、祖先及神靈動物。「面紋」的表現方式有繁有簡。本院所藏的這件琮,外壁共分十七節,每一節以四個近90度轉角的邊棱為「面紋」的中軸,向左右兩側各舖展最簡化的「面紋」─以兩道飾有平行弦紋的長橫棱表示「冠」,一道短橫棱表示「鼻子」,兩個淺圓圈表示「眼睛」,但因年代久遠,表示眼睛的小圓圈已模糊不清。
最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件琮上,直槽的頂端均隱藏著一個圖像。從表現方式可知,這個圖像並不是為了裝飾,因為它的線條又淺又細,並且斷斷續續,如果不仔細觀看,是不易察覺的,因此我們推測,此圖像可能是一種「密碼」,人與神溝通的密碼。由於年代久遠,四個中的兩個已漫漶不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03: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大家来看看吧。

新石器時代晚期/紅山文化/帶齒動物面紋玉飾
(約西元前4000至前3000年)
長19.1公分/寬6.9公分/厚0.2~0.35公分
青緣玉,尚稱溫潤瑩透,器表因久埋於土中,略顯粗澀。雕一抽象的面紋;一對圓睜的大漩渦眼,鏤雕眉毛與瞳孔部份;額際兩側各凸出一長片,漩渦眼的下方又琢一排方扁形,兩兩成雙的牙齒。
近年來,在分佈東北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三件帶齒動物面紋玉飾。綜合出土器、流散品等資料可知,這類玉飾的「牙齒」多作尖錐形,只有在較晚期的墓葬中,才出土方扁形牙齒的面紋玉雕。本院所藏著,不但牙齒完全扁薄方平。且大眼兩側的橫出部份,也發展的比較方平,肯定出自有意識的經營設計,才能創造出如此協調而有整體感的造形,應是紅山文化晚期的作品。
帶齒動物面紋玉飾與勾雲玉珮都帶內厚而邊薄的彎勾,是典型的紅山文化玉器。它們多出土於極高等級的墓葬中,應象徵身份,祭祀神祖的禮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03: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大家来看看吧。

商/玉鳥形珮
高11.35公分/寬5公分/厚0.3公分
赭色玉質,大部分沁為灰白色。以鏤空與淺浮雕技法,雕琢出一梟鳥的側面造形。鳥頭上站立一龍,比例上龍頭甚大,龍身較短。龍與鳥的眼睛,都是商晚期〈約西元前十四至前十一世紀〉典型的「臣」字眼,全器最下端,即鳥爪部分,形成一凸榫,證明此器曾插於某種易朽物質之上。由文獻資料可知,古人在祭典上,常持拿著上端飾玉器的「玉梢」來歌舞,這件玉鳥紋珮,或即是玉梢上端所的玉飾吧!
龍與鳥都是古人信仰中的神靈動物。由神話資料可知,東夷族群相信,上帝派遣神玄之鳥,來到世界降生了他們氏族的始祖。所以東夷族群的玉雕上,常有各種玄鳥─鳳、鷹、梟、燕的花紋。商王朝的統治者,本屬東夷族群。院藏的這件玉鳥形珮,可能是商代貴族所用的玉飾。它既可點綴華麗,烘拖富貴,又象徵貴族們具有神靈動物的稟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2-2 03: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的功绩
我们好象不能抹煞吧
楼主莫气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03: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大家来看看吧。

戰國/龍形珮(一對)
各長20.5公分/寬7.08公分/厚0.75公分
青綠玉,局部灰黑斑;器表多薄沁一層灰白斑。雕作一對盤旋繞轉,氣勢矯健的大龍。雖然體積甚大,但以絲線穿繫之,仍十分平衡。兩面花紋相同。捲鼻與長鬣分別向前後伸展,下頦作圓弧形,龍口上下顎以分,腮邊刻飾雕有斜格紋的盾形圖案;似蛇的體軀,又附加各式捲勾;龍體上滿雕穀紋,穀粒多排列成行,捲勾上常雕有毛束紋。為典型的戰國風格。
考古出土以及流散或傳世的,成對戰國玉龍形珮為數甚豐,但鮮有尺寸如此長大,而品相端莊,雕工精緻的佳品。這應為當時最高級的貴族,始能擁有的,象徵身份的玉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03: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大家来看看吧。

漢/玉角形杯
(206B.C.-A.D.220)
玉杯的質地為青白色的閃玉,雜有褐色斑。杯身似獸角,而橫斷面則呈圓角的長方形。器的正面飾一龍紋,從左上方起首,軀體呈s形向下延伸至器底,接著尾部大幅度扭轉到器的背面後再向上攀升,約在杯身的三分之二處迴向,繼而沿杯外側的弧度徐緩下降,於杯的右下方盤卷成一圓後終結。首、身、尾採取不同的表現方式,首、尾為高浮雕,身則為淺浮雕。器的背面淺浮雕一鳳鳥,身軀亦呈S形。超過比例的長尾一直延續至杯底與龍尾相接,而頂部的鳳冠也出乎意料的高聳華麗。紋飾的處理虛實相間,佈局四方呼應,具有律動感,且十分平衡和諧。
考古資料中,取獸角為器形者,數量不在少數,其質地包括陶、銅及玉,而時代則從新石器時代直到漢、唐。廣州南越王墓出土一件西漢的玉角形杯,形式與本器接近。若從技藝的角度評比,則院藏的玉杯所呈現的技巧較為成熟老練,但也較為制式化。依此推測,本件玉杯的年代略晚於南越王墓出土者。
院藏的玉杯附一精緻的紫檀木座。木座外壁縷雕成層層起伏洶湧的波濤,波濤中一面有背載著「河圖」的龍馬;一面則馱負著「洛書」的靈龜。座內陰刻泥金「商山吳俟侯式」六字,尚不明其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03: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大家来看看吧。

宋/真宗/禪地玉冊及玉嵌片
簡長:29.5-29.8公分 /簡寬:2公分
「封禪」,在中國政治制度中,可說是最盛大,但也爭議最多的一項典禮。所謂「封」就是天子登上泰山築壇祭天;而「禪」則是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祭地,向天地宣告人間太平。民初疑古派的史家認為,這純粹是戰國至秦漢間,齊儒憑空杜撰,並為好大喜功的君主利用來鞏固政權、誇侈政績的活動。但從近年考古資料看來,其起源或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先民築壇祭祀的習俗,是非常幽遠的。
「封禪」最令人質疑的,還是祭典中的祝禱文,在唐玄宗以前的歷代史書內,均未見記載。唐代名臣賀之章將此現象解釋為,封禪帝王所求不外為長生登仙等私欲,故外人莫知之。民國二十年,馬鴻逵將軍率領軍隊駐紮於山東泰安,無意間發現一座五色土壇,並從其中得到兩套玉冊。玉冊上分別鐫刻著唐玄宗及宋真宗禪地之祝禱文。兩套玉冊的出土,正可以補足刊正史籍的闕如與錯植,是非常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宋真宗禪地玉冊的質地為青白色閃玉。冊分十六簡,簡與簡間以金線串聯。冊文以楷體書寫後刻劃,並塗以金漆,與唐冊相比,字跡顯得鬆散。近日發現,其中兩簡的背面有磨去原刻字的情形,根據殘餘筆劃推測,似乎是宋太祖、太宗諡號的部份。對照《宋史》發現,二帝的諡號在冊與史的記載中確有繁簡之別,而修改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在禪地前的兩個月,才為二先帝新進諡號的緣故。
除了玉冊,還有一些正方、長方或梯形的玉片共五十二件同時出土。這些玉片上主要裝飾著龍、鳳及雲氣紋。根據史書記載,盛裝玉冊的容器是所謂玉匱,推測這些玉片便是玉匱上的組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 03: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不怕人比人,就怕货比货,大家来看看吧。

宋─明/玉荷葉杯
長15.2公分/寬5.9公分/高9公分
閃玉,除底部微微露出玉質原有的黃綠色外,通體褐黃,部份顯現灰白斑,偶見褐紅的色素,摻雜於陰刻線中。狀如枯槁而包闔起的荷葉,呈上寬下斂的三角形。葉緣彎曲起皺。外壁雙陰刻線刻劃葉脈。葉梗在底部彎繞一圈後順勢上揚至杯側,此一安排除了增添造形的變化外,還具有器足與器把的實際功能。而此設計與浙江衢洲南宋史繩祖墓出土的一只白玉荷葉杯相似,只是本器的手法更見成熟。本器的附件紫檀木座,以多層次鏤雕作一把蓮狀,花葉秀美清雅,益添玉杯之風采。
文豪蘇東坡曾謂晨飲為「澆書」,婉轉而幽默的表達出知識份子不得志時,惆悵但又不放棄理想、希望的心態。或許是心有戚戚,明代的陳洪綬遂在其「畫隱居十六觀冊」〈現藏本院〉中安排了「晨飲」這個主題。圖中東坡先生坐在木根椅中,手持的正是一只與此件展品相似的荷葉杯。在此,荷葉杯具有文人不向惡劣環境屈服的象徵意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