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12-29 16: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包浆的几个问题
几位大侠,HELLO啊,我只听过包浆这个名词,实没见过,今见几位就上传照片说包浆不错,请告知如何看得出包浆?再一个,包浆应是不断盘玩方出,然如果经常清洗,是否不利包浆?呵呵新手学习。
包浆”,其实就是“光泽”,但不是普通的光泽,而是特殊的光泽,专指古物表面的一层光泽。也可以这样说,包浆是在时间的磨石上,被岁月的流逝运动慢慢打磨出来的,那层微弱的光面异常含蓄,若不仔细观察则难以分辨。
本人这是现学现卖了.
其实包浆也就是以物品为载体的岁月留痕。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揣摩,或者土埋水浸,衣物皮肤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尘埃的吹拂,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的亮光。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告诉你,这件东西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那恰恰是与刚出炉的新货那种刺目的“贼光”,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相对照的。不只玉器,瓷器、木器、铜器、牙雕等有包浆,连书画碑拓等薄如蝉翼的纸绢制品在内行人眼里也统统有包浆。包浆既然承托岁月,使用年代越久的东西,包浆越深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买来的竹席,不论打磨得多么光滑,都不算有包浆,但老家里睡了五十年的竹席,油光红亮不待言说。本人同意你说的上半,不同意下半。我认为所有物品表面都有一层包浆,只是新与旧的区别。无论几新的物品都好,它都有它的一层包浆,哪是时间的痕迹。就像一个女人,二十岁时,她青春活泼。这个可以形容她哪时的‘包浆’,哪么三十岁、四十岁~~~或是刚出生,都会有她‘包浆’。所以不能说某些物品就没有包浆。
所以有东西都有包浆,除非你给一麻袋一麻袋的$$偶。哪我就说有些东西没包浆了。不然偶坚持自己的说法!
砖头快来呀,砸我呀!^_@楼上好幽默哦,不过俺还是同意浮云的见解,因为新东东只能说打磨得比较滋润细腻,就像二十岁的少女青春活泼,漂亮热情,还有几分阳光气息,或许还很性感,但是感觉,,,,,,还不太够味,这个“味”就是“其实包浆也就是以物品为载体的岁月留痕。它是在悠悠岁月中因为灰尘、汗水,把玩者的手泽揣摩,或者土埋水浸,衣物皮肤经久的摩挲,甚至空气中尘埃的吹拂,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的亮光。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告诉你,这件东西有了年纪,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那恰恰是与刚出炉的新货那种刺目的“贼光”,浮躁的色调,干涩的肌理相对照的。不只玉器,瓷器、木器、铜器、牙雕等有包浆,连书画碑拓等薄如蝉翼的纸绢制品在内行人眼里也统统有包浆。包浆既然承托岁月,使用年代越久的东西,包浆越深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买来的竹席,不论打磨得多么光滑,都不算有包浆,但老家里睡了五十年的竹席,油光红亮不待言说。”
我比较赞成这位朋友的说法,个人窃以为包浆这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还得靠自己在长期的把玩中自己慢慢咀嚼品味,忽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之意。仅仅用文字来定义还是缺乏意韵
包浆既然是岁月的痕迹,他首先的条件就是时间.新件和老件相比,很重要的标准就是有没有包浆.新的东西可以称做光泽,他决不可以叫包浆,没有岁月的沉积,就没有那种感觉,包浆可以渗透到玉器的各个角落中,哪怕是游丝的阴线里.新的东西就没有.哪怕他抛光个一年半年的.包浆的认识你只有去多看老件,多比较,包浆很抽象,可意会无法言传,所以只好用那些什么什么的来形容.
包浆一词应属于收藏界的一个专用和特定含义的词汇,和年代长短有着密切关系,却又没有严格的时间界线,我感觉是一个量变质过程。你的问题如果从形式逻缉学的观点来分析,应说:包浆新旧;包浆薄厚;包浆淡重等,当然也有道理:)但咱们还是多从包浆的含义上探讨为好。你说对吗?
古桥上的木栏和石栏;城门上的门钉;古宅的石门狮;无不包浆浓厚。
而有些东西并没被人们用手摸过,同样也有包浆。如:老建筑的楼梯阶;枯树上部干枝;铜石佛上人所触及不到的部位......,无不有岁月留下的包浆。但此‘包浆’与那些经人气的‘包浆’又有所不同。这就需要不断比较、不断探索,才会从感觉上也有一个量变质的飞越!最后再开个玩笑:
你用来砸那只可怜猫的砖,虽经你手摸过,也不算有包浆,外面那层只是灰泥:)
而长城壁上的城砖,虽无人触及,大家也必须承认它好古呀!只因为它是秦朝的。
相互探讨,共同提高!包浆和人气关系不是很大,但也有关系,任何老的东西都有包浆,哪怕是一张纸,但包浆的感觉各不相同,玉是一个特例.既然是说"浆"他和光泽就有本质的差别,光泽是浮在表面的,而浆是沉在里面的,所以也有人说是泛浆,就如沁色一样,它是从里向外泛的,好象在玉的表面下流动的感觉,如果大家想寻找这种感觉,可以农村找一深井,看井中之水.为何一桶水是清澈的,而在井里他就发绿了,你就拼命去寻找那绿的感觉,包浆就如同那水中之绿,因为它深入其中.无处不在,所以它才浮在表面.包浆不光可以眼看,也可以有手感的,一件传世或熟坑古玉,上手的时候有岫玉的手感.如果是岫玉老件,那玉里一定长东西在里面.越老的玉其包浆有深沉,现在我们所能经常看到的传世古玉一般都是明清件,明件包浆硬朗,通体有珍珠一样的润光,而清件绵软,如刚抽出的蚕丝的光泽.这和当时的抛光工艺有关系.现在我们所买的玉一般都经过机器抛光,封川腊了,想盘润都不容易,起浆更难,(岫玉好一点)建议大家玩之前去蜡,磨毛,然后用手工抛光.这样可以让玉容易温润起来.最好能买毛料,机器抛光之后玉总要轻一点,少了什么?现在科学无法解释
百年之玉方起浆,包浆看着油,油的那么淡而均匀,看着润,润的那么透而清雅,看者亮,亮的美而那么沉静,好象包在玉外面一层透明的外壳,它会引导你的目光向内部去看,你却永远也看不真切,当你不去看它,却又感觉到它的存在,
浅薄之见,意在抛砖引玉,我很想能描述好自己对包浆的一点感觉,可惜水平有限.有不对的地方,请方家拂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