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就是古代的玻璃,亦有称其为“离”、“流离”的。近代赵汝珍著的《古玩指南》一书称其为“料器”,一直沿之现今。
早年,笔者有幸在北方一地摊,发现了一件古玩似玉非玉,经详鉴确认是琉璃制品,因它的形状似鼎,故我称它为“琉璃鼎形物”。
这件小琉璃鼎高23毫米,最大横径为24毫米,酷似一只小鼎,有盖、有耳、有足。主体为藕白色,不透明,实心,重14.6克。
琉璃鼎的上部,是一扁圆形珠子,类似鼎盖,但不能移动。颜色呈现深绿色,但夹有若干淡绿色色块。
小鼎左右各有一耳,长18毫米,自上而下由宽渐窄,最宽处约8毫米,颜色淡绿色,但夹有若干深绿色色块。
鼎足为三点状,呈三角形排列,足的个体约4×4毫米,颜色呈淡红色。
这件小型琉璃鼎比较“开门”,有色浆,有土锈,似长期经土埋过。这是西周燕地之物,且完全无损,实属罕见,弥足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