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查看: 1030|回复: 7

[转帖]《木瓜》——《诗经》里的美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6 21: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三百”里,最美的故事,我相信非那些男女情爱的篇章莫属。一句“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已经成为爱情的经典,被多少代痴情男女传唱。相信断桥相遇的白娘子与许仙,书肆里最终化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曾在这样的句子里徘徊缱绻过。似乎诸般情愫皆可含蕴在这样一句话中: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十六字,足矣。
    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相思之苦和“榖则异室,死则同穴”的坚贞誓言之前,是一对年轻男女爱慕之情的萌发,萌发之后开始寻求表达,于是有了相约的信物——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这里的玉是一种誓约,是一种表达,男子为什么是选择了玉而没有选择布帛呢?我想,应该是因为玉的贵重,男子认为唯有玉之贵重尚可表达自己对女子垂爱的报答之情。其实在男子看来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表达自己的爱的,但是又需要礼尚往来的物质的表达,在这种情况下,男子选择了玉。这也正足以说明,唯有玉,唯有玉的贵重,玉的品质可以比配自己坚贞的情感。不知道琼琚、琼瑶和琼玖已经跟随了男子多少年,作为衣饰,她们肯定多年与男子朝夕相伴,男子送她们给女子做信物,其间的深情厚谊是不难揣测的。玉,在这里,应该是代表了一种真诚、热烈而又纯朴的情感——我情恒久,美玉可鉴。
    当然,玉不仅仅是用在爱情的领域,还用在其他情感的表达上,当友朋间以玉互赠时表达的应该是友谊的坚贞和诚恳的期待与祝福。而当我们的先民在用他们的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的时候;当我们的先民在用他们的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的时候,当我们的先民在用他们的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的时候,他们表达的是一种虔诚,一种理念,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玉在人们之间传递的是温润的情感和不变的操守,玉在人与上天、人与自然之间传递的则是人对自然的敬仰,人渴望与自然、与世间万物和谐相处的美好祈愿。
    确实,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们是走过弯路的,那个弯路曾经带给自然也带给人们自己很多的伤害。吃一堑长一智,可怕的不是犯错误,而是认识到了错误却还不改正。人们的思索是多方面的,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索,产生了原生态,自然美,产生了对绿色发展的诉求,产生了对建设和谐的呼吁,产生了类似“美玉不琢”的诸多的理念。
    玉在人类的情感和人与自然的情感之间似乎始终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过去是如此,今天依然是如此,在《诗经》里是如此,在现代的文章里亦是如此。
    不过今天的形式是变化了,在今天人们表达对上天敬畏的,不再是自己雕琢过的玉,而是美玉不琢的玉,是天造地长的玉!如果要说知恩图报,如果要说热爱自然,还有什么比尊重大自然的本色,还其原生态,自然美的样子更有说服力呢?
    我与你的和谐,是爱的和谐,因为爱你,更不应该强加我的意志给你,因为爱你,所以尊重,原来,你本真的样子,才是最美丽!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你对人对物的珍视与爱惜,你的美丽的情怀……玉可以代表你,亦可以代表我,我的所有的怀念和爱恋,都在送你的那块不琢的美玉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21: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emb59][emb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22: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22: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与你的和谐,是爱的和谐,因为爱你,更不应该强加我的意志给你,因为爱你,所以尊重,原来,你本真的样子,才是最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6 22: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01:52:2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02: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7 03: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