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对和田玉的颜色也非常重视,它不仅是质量的重要标志,而且附含於一定的意识形态。古人可能受五行说的影响,依四方和中央分配五色玉,东方为青,南方为赤,西方为白,北方为黑,中央为黄。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其它为间色。从而将玉也分为五色。王逸《玉论》中载玉之色为:“赤如鸡冠,黄如蒸栗,白如截脂,黑如纯漆,谓之玉符。而青玉独无说焉。今青白者常有,黑色时有,而赤黄者绝无。”这是说,玉有白、青、黄、赤、黄、墨五色,而常见为青色、白色。
玉的颜色优与劣的评价原则
1)色的浓度:指颜色的深浅,一般来讲,以中等浓度最好,太深或太浅较差。
2)色的纯度:为色调的纯正程度,当混入其它色调时,就欠纯正或叫偏色,显然,色调越纯正越好,杂色或混色时较差。 3)鲜艳度:系指颜色的明亮称度也曾色阳鲜艳程度,越高越好。
4)色的均匀性:是指颜色的分布的均匀程度,一般而言,颜色越均匀越好,不均则差(俏色者例外)。
对于和田玉色,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欣赏角度,这也应了“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话,各人喜好不同,和田玉价值中枢可以有一定范围的波动。然而,古人对玉色的追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部分的审美标准,也会形成一些基础的美学共识,所以大抵来说真正的美玉还是需要有认同感的,这也是收藏和田玉的一个重要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