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曾经是塔里木河下游最辉煌的文明古国,今天已成为一片废墟。然而,在塔里木河上还有一座迄今仍然生机勃勃的古城,它就是库车。
库车人以能歌善舞著称。而从古至今,库车都是新疆境内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历史上新疆南北及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
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佛教东传进入新疆,到唐代,佛教在库车光大,库车也因此发展为新疆最大的佛教圣地。在今天的库车河两岸,还能看到不少佛寺遗址。
苏巴什寺是当时著名的寺院,规模庞大,佛事兴盛。这是凭借想象复原的苏巴什佛寺的主要建筑。让我们感到了它当年恢弘的气势。相传玄奘西行取经时,就曾在苏巴什佛寺研习讲经。据史书记载,玄奘讲经期间,还在寺内发现了一块奇特的玉石。
裴孝曾是库车县史志办的工作人员。他对苏巴什寺做过专门研究。
新疆库车县史志办裴孝曾:这一块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寺院,你看现在的围墙还在,这些都是围墙,这个围墙的中间就是有一个大堂——佛殿,根据《大唐西域记》曾经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这个大堂中有一块玉石,玉石的面积有二尺余,黄白色,形状就像一个海蛤,上面还有一个佛足印,足印长一尺八寸,面积就是六寸,但是这个玉石是从哪儿来的,还是现在到哪里去了,不知道,这是我们一个很遗憾的事情,我估计可能它就埋在这个佛堂中间。
裴孝曾仍然在寻找玉石下落。他相信,历史上曾有明文记载的东西,不会就此蒸发。
对这块宝玉念念不忘的人还有不少。清末民初时,就有许多国外的探险家来此挖掘,结果悻悻而归。1958年,著名考古学家黄文弼也曾专门寻访,但宝玉依旧下落不明。由于唐以后的史籍中再也没有提及苏巴什寺和这块玉石,宝玉的神秘传说也就成了永远的悬案。
一块与佛教有着很深渊源,而且见证过唐代玄奘法师西天取经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大玉石的失落,不仅是库车的遗憾,也是文明的遗憾。
库车,作为玉石东传的走廊,在这里追寻玉石的踪迹并非难事,在唐代佛迹大玉石之后,经过了一千多年,到了清代又有一块更大的玉石来到库车,这块玉石又一次让库车人牵肠挂肚。
新疆库车县原政协副主席达乌奇:那个玉就在院子里,在后面就是有门。
相传,这块玉在清朝末年与慈禧颇有瓜葛,因为它本该运到京城给慈禧做玉床。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滞留于库车。那是一块很大的和田玉,达乌奇年轻的时候曾在这座建筑里亲眼见过。
记者:当时您还有印象这块玉石多大,形状什么样子,什么颜色?
新疆库车县原政协副主席达乌奇:那个颜色,它不是高嘛,就是在这里,就是一米高吧。
记者:从地面还有深多少埋着?
新疆库车县原政协副主席达乌奇:那我不知道,我记得大嘛就是那个园嘛,那个园字,比那个大一点,比那个大,那很大了。
记者:那这块玉后来去了什么地方?
新疆库车县原政协副主席达乌奇:就不知道了。

经多方查询,玉石的下落在北京的一座四合院里找到了答案。郑承志,北京地质博物馆专家。慈禧的这块玉石就是被他转移到了北京。
北京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学家郑承志:我是在1965年春节一过了就到新疆去了,从阿克苏一直到了库车,在院子里就看见两块玉石,一个比较大,小的呢,小得多了,这么两块,后来跟他们县里的领导姓邢,就跟他讲,就是这个玉石,能不能够给我们一块,我们摆到地质博物馆,这样的话它就可以跟大家见面了。
现在,这块凝聚着传奇身世的玉石,就安放在北京地质博物馆的院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