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苏州的玉雕师傅现在是运作的非常有名气了,其实北京这边也有非常好的玉雕大师。转贴篇介绍北京玉雕大师的文章文章,文章比较长,也比较全面。偶找了很久才找到的噢
潘秉衡:(1912~1970),别名玉饕,祖籍河北省固安县。民国15年(1926年)来北京学徒,后住在崇文区花市下四条34号。民国20年(1931年)与师兄弟合伙开玉器作坊,民国27年(1938年)在"珍品斋"当伙计,民国34年(1945年)后在"魁盛德"、"并升发"等玉器作坊当工人,1950年后为私商做加工,1954年参加北京第一玉器生产合作社,1957年任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潘秉衡幼年曾寄读私塾。1922年10岁时,父携其进京,随居鄂王府约2年。这时父亲教他继续读四书五经。为学之余,潘秉衡对王府中琳琅满目的古玩字画、珠宝玉器,不胜惊奇,十分喜爱。这些艺术品潜移默化地使潘秉衡的心灵受到了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熏陶。1924年春,潘秉衡考入西城翠花胡同怀幼中学,为3年级插班生,转年毕业,成绩优秀。得父帮助,考入北京大学第二院夜大学,读西语系(即今之英语系),名列前茅,得到免学费的优待。但好景不长,约一年光景,因家庭生活困难,父亲忍痛命其辍学谋事,养家糊口(潘秉衡兄弟3人,他居长)。1926年4月,经父友赵姓艺人介绍,潘秉衡进入西四羊市大街路北"宝斋"(∶音"期")小玉器作坊学徒,从此便开始了琢磨玉石的生涯。宝斋,是当时的"红活作坊",主要是制作珊瑚朝珠、佛珠、松石串子(即项链珠)等汉、蒙、藏式首饰,烟袋嘴、鼻烟壶、花盆、花叶、花片等零碎活,以及一些修理、搭配旧玉器业务。潘秉衡入店,拜吴梦麟("吴聋子")为师。吴师傅手艺一般,但为人诚实,爱护徒弟。按旧店规,玉行学徒三年零一节为满师期,前两年不学手艺,专事侍候师傅、掌柜茶饭、打水、扫地等零杂活,后两年多才马马虎虎给点正经活干,那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潘秉衡做学徒进作坊半年,就刻苦学画。那时徒工学画,被视为不务正业、不合法理,因之只能偷偷地学。潘在当时一无师、二无本、三无时间、又不合法理的情况下,硬是想方设法,刻苦用功。无师无本,他就收集当时一些香烟盒子、小画片和包茶叶的废纸比着画。那时什么"哈德门"、"大联珠"等各种香烟盒里,都附有一张美人或《三国》、《水浒》等演义故事的小画片。画的时候怕师傅、掌柜们瞧见,他就等师傅们安歇熟睡之后,趴到自己的床板上,在一个小煤油灯下走笔作画,有时画到天明。无论酷暑寒冬,如是者近两年,积攒的画纸,足有一尺多高。但是,比着葫芦画瓢,学不从师,难得要领,更无法深入堂奥。潘求师心切,日甚一日。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得潘秉衡知道,就在他的作坊斜对面的街坊中,住着一位前清宫里的画师,名叫郑一珂。潘闻听之后,不胜雀跃。然而这位老画师孤傲异常,不易接近。潘则千方百计讨这位老先生的欢心,甚至歇工时也不休息,上门去为这位画师干些挑水、扫院子、买菜等家务活。人非草木,日子久了,潘秉衡的苦心终于感动了郑老先生。老先生一面为他继续学画作技法上的指点,一面嘱咐潘多读古典文学小说,多观察世间活生生的人和事物、景物等。当郑老先生赏识这个年轻人,认为是可造就之材时,便亲自带潘去当时已成名的牙雕艺师王彬(1870~1961)门下求教。王老擅长牙雕古典仕女、神佛的设计,自成风格,是北京牙雕近代宗师。常言道:"隔行不隔理。"潘向王彬学习,触类旁通,对于日后的创作,增益不小。从纸上到玉石料上,潘秉衡练就了一手素描的硬功夫,师出名门,笔力遒劲,立意清新(20世纪60年代初期,潘绘制的《潘秉衡琢玉画稿》两册出版,既为自身心血的结晶,亦有赖于当年郑、王严师的教诲)。由于潘秉衡勤学苦练,心不离玉,身不离凳,不到两年时间,就能单独出活,而且数量、质量与师傅们比肩。因之,掌柜、师傅们要潘秉衡协助管理店务,承揽活计。就在这时,他大胆地为宝斋应承件活业务,如,岫玉狮子门蹲,马、鹿、象、望天吼等兽类,以至盘、碗、觚、瓶等器皿和神佛、人物等。有一位玉商叫穆祥振的,打听到宝斋应件活,拿来一块约一尺二寸见方、重200多斤的高级碧玉,要求加工。穆祥振嘱咐从这玉料中做出:一个方形玉垒、4个整底的茶叶罐、4个花觚。这种叫做"套料取材"的做法,在琢玉工艺上是难度极大的做法。所谓"伤了一个就损了一窝",一般作坊都不敢应承。穆祥振当时确是抱着料跑了不少大小作坊,都没人敢接活,心想到宝斋试试看。碰巧在柜上应活的是潘秉衡。他对于这桩担风险的买卖,也不免踌躇,但他自忖:越是"高招",越值得研究学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干吧!潘秉衡壮起胆子把活应下来了,并且自己亲手制作。出乎穆祥振的预料,这9件活硬是从出坯到上花,精湛圆满地完成了,而且还多做了一个花瓶。这件事,很快就轰动了北京城的玉器行业。由于这活儿是出在宝斋这样一个不显眼的小作坊,所以人们说它?quot;僻乡产美酒"。潘秉衡的艺名随之大振。1931年端午节,潘秉衡在宝斋学徒契约满期,便寻思自立门户,于是邀集师兄弟张文起、王朝凤等,在前门外西湖营开设一个小作坊,字号叫"恒兴永",承做玉商穆祥振、铁永权以及沙、程等姓的加工活。这时潘秉衡做的已全部是高级玉石,如碧玉"薄胎腰圆方楞四腿炉"、"薄胎花瓶",青玉"烟盒",以至巧色白玉"梅花鹿"等。当时潘的"薄胎器皿"技艺开始成熟,作品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很高,外商争购,资本家大发其财,而恒兴永所得的加工费却寥寥无几。即便如此,潘等因本钱少,无法进料,只能做加工活。由于活计多,小作坊还是延续下来了。
抗日战争开始,北京市场萧条,恒兴永也收摊了。1938年,玉商铁广权、铁永权兄弟又邀请潘秉衡到前门外大蒋家胡同"品珍斋",担负全店的技术指导和设计工作,还给大玉商铁宝亭做来料加工。来料中不少"美玉良材",使潘在大饱眼福之余,也提高了"相玉"水平。品珍斋的买卖很是兴隆。这时潘已开始研究"压金银丝嵌宝"技艺,以及用"钻剥"技艺在玉石器皿上落款。同时研究明代著名艺人陆子冈琢玉技艺风格。正是这样,品珍斋借潘的优秀技艺就更有声誉了?quot;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市场萧条,奢侈品玉器更是无人问津。1941年3月,品珍斋也像其他一些店家一样,在潦倒中关闭了。这时潘只得在家里支起一张水凳,磨点小零碎活,跑跑玉器的晓市、夜市以及崇文门外青山居等处,换个零钱,买点"共和面",勉强度日。这样熬过了两年多,后来连干活用的砂子也没有了,弄得家徒四壁,告贷无门,简直活不下去了。恰在这时,能挣点钱的二弟潘秉度又被日军抓到张家口去做劳工。北京实在没法呆了。潘让妻子去给人当保姆,自己拖儿带女,回老家种地。没有盘缠,就一路走一路乞食,回到固安西塘杨村。潘秉衡回到老家后,在他叔叔的帮助下,种了约一年的地。但他毕竟是个手艺人,总想着干自己的行业。1944年初,他妻子把当保姆攒下的几个钱寄回老家,让他在老家度日。他左思右想,还是回到了北京。这时,他在德胜门北河沿赁了半间破房,支起了原先那张破凳,又上了穆祥振的门,告求点活做。虽然只是有数的几个加工费,但这时玉器又有点销路了,总算能对付活下来。虽然过的是三餐喝稀粥的日子,但潘秉衡有了玉磨,就如鱼得水。有人说,潘"视玉若命",一点不错。他苦心钻研8年,于1945年首创玉器压银丝嵌宝工艺,被称为"金镶玉",主要作品有:青?quot;压银丝嵌宝执壶"、白玉"群仙祝寿薄胎立盘"等,这些作品在当时是誉满京城的玉坛珍品。同时,他还开始研究试做一些立体圆琢神佛和古典仕女。次年,玉器行业的活稍多点了,潘秉衡经人推荐,到崇文门外喜鹊胡同"魁盛德"作坊,掌管技艺指导工作,大约在这里呆了3个多月。后来崇文门外花市下三条的"井升发",又来邀请潘秉衡去掌管技术工作。这儿有几位师兄弟在,所以他就转到井升发来了。从1945年4月起,潘秉衡在井升发一直呆到北京解放。
这3年多的时间,正是潘精力旺盛时期,除继续搞器皿创作外,他还致力于传统仕女人物和神佛的研究。尤其是立体圆琢,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创作题材,亦绽新芽,从而在同行中树立了威信,号称"北玉四怪之首"。这时潘的创作有:翡翠"红叶题诗",白玉"晴雯撕扇"、"观音"、"罗汉"、"渔家女"等。此外器皿也有不少新作,如碧玉"吉庆如意"洗子、"二甲穿胪"洗子,翡翠"杏燕争春,荷兰争芳"花卉瓶,白玉"海棠阴勾龙凤呈祥"粉盒等,这些结合实用的装饰陈设品,在当时甚为新奇,为人瞩目。因此,这一段时间,是潘琢玉技艺全面发展并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
1949年,由于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玉器也和其他特种工艺品一样,销路一时不畅,到1950年才逐渐复苏。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潘秉衡举家返回固安农村,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潘做了农会的文书和民校的教师。他家分到了八亩地、五间房。1950年麦收后,潘秉衡应留在京城的师兄弟邀约,回到北京。起初他有些舍不得农村,但毕竟觉得耍手艺磨玉是自己的行当,而且已经是得心应手了;同时他深切地感到这是一份于国于民于己都有利的事业,一定要使它兴旺发达起来。所以他毅然就道。回京以后,潘秉衡和几个师兄弟一起,由业主王泽江出本钱,在崇文门外花市下四条为当时的私商做点加工活。王某剥削有术,待人苛刻,因之,大约8个月后,潘和几个哥儿们相继愤而退出,自己单干。这时特艺市场渐见活跃。潘在搞玉器之余,还搞牙雕仕女的画活设计,销路算过得去。1953年,北京市公私合营特种工艺品出口公司成立,潘欣然参加做加工活。当时公司发给他珊瑚、松石原料,做些人物和小器皿等艺术品,主要是销往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很受欢迎。1954年上半年,北京市手工业部门的领导到家看望他,鼓励他走合作化道路。潘感谢政府的关怀,欣然应命,于1954年12月1日参加了北京市第一玉器生产合作社,成为集体中的一员。第一玉器生产合作社安排潘负责全社的技艺指导工作和设计创作。1955年春,在中共北京市委批准的北京手工业第一批老艺人名单中,潘秉衡荣获了"老艺人"的光荣称号。一直到1956年底,他都在第一玉器社工作。此时,他生气勃勃、夙夜匪懈地指导玉器的生产,同时努力进行创作。碧玉"待月西厢"、"孔雀屏",翡翠"三秋瓶",青铜料"压金丝如意"洗子等作品,都是这一时期的杰作。尤其是入社不久,潘秉衡就主动选择了几位优秀社员,公开传授"压金银丝嵌宝"技艺,使这一传统优秀技艺能长流永存,发扬光大。
1957年初,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成立,潘被聘为研究员兼副所长,并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为北京市文联会员;1963年北京市美协筹委会成立,被聘为筹委会委员。潘秉衡还曾是北京市政协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崇文区政协委员,北京市崇文区第二届、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委员会委员。1957年秋,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在北京召开全国手工业艺人第一次代表大会,潘被选为北京市正式代表参加大会。1958年春,潘应邀赴辽宁省沈阳和锦州指导当地兴办玉器厂,受到辽宁省领导同志的欢迎。1959年南下广州,与南方玉器手工艺人进行技术交流,特别是在广州佛山与石湾陶罐艺人刘传的再次会晤和交流创作心得,一时传为佳话。1962年春节,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联合举办了潘秉衡琢玉艺术展览,展出作品共56件,历史作品图片30幅,潘亲手绘制的琢玉设计画稿100幅。同时有艺徒在场表演琢玉技艺。展览会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赞许。这种为手工艺人举办的个人专题展览,是历史上的首创。因之,它为长期以来被贬低为"雕虫小技"、"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特种手工艺正了名,从而鼓舞了全行业艺人和设计人员的斗志,为发扬北京特种工艺美术的不同风格流派做了奠基工作。1962年夏,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组成赴山西文物考察团,潘为该团的领导成员,带病坚持工作。考察团先后到太原、平遥、晋祠、文水、大同市、云岗等地考察学习一个多月,使他进一步了解了我国优秀雕塑艺术和传统,丰富了他晚年的人物、神佛类作品的创作。1963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共同编辑出版了《潘秉衡琢玉画》二册,一册为传统神佛、罗汉形象题材,共有123幅画。这些画稿大部分是潘曾经创作的作品回忆,一部分是当时新的创作。这两本画册的出版,为手工艺人著书立说、出版自己的著作,开了先例。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是潘秉衡琢玉艺术全面成熟的时期。在这段时间中,佳作累累。除前述在合作社创作的以外,尚有:珊瑚"六臂佛锁蛟龙",翡翠"象垒",碧玉"献璧佛"、"龙凤壶",孔雀石"龙钵"等等。潘秉衡夜以继日地思索、创作,积劳成疾。1962年秋后卧床休息,后病重,住医院疗养约3年,渐渐痊愈。1966年6月前已能半日工作,但"文化大革命"使他受到冲击和迫害,因之旧病复发,于1970年8月忧愤而死。
潘秉衡做器皿,尤其是"薄胎器皿",不仅长于造型,而且精于装饰,许多作品的底座(包括人物作品在内)都是自己设计(底座一般都是木制品,属于木雕行业)。他设计底座不限于木质,有时用象牙料,有时用玉石料,这主要依玉器作品的主体作品为转移。因此,潘秉衡的器皿作品,有一种特有的整体感。潘秉衡在总结玉器器皿造型的艺术表现时,得出了一条最基本的经验,这就是"安定感"。他以为规矩活就是要求其规矩,不规矩就不能安定。俗话叫?quot;立起来,站得稳"。在安定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线面所表现出来的对称、呼应、对比、协调等,显示出玉器器皿特定的"造型美"。所以他把规矩(精确的线面)比作乐章的节拍,没有节拍就不成其为乐章,没有规矩,当然也不能体现器皿的造型美。在装饰文饰上,潘秉衡首先是根据造型的需要,而且又注意玉质、玉色或者某些特定的陈设地处和买主的状况(所谓"对路",玉器俗话叫做"路分"),具体地分为主饰、从饰和边饰。从主饰图案说,无论人物、神、佛、花卉、鸟兽以及一些传统的吉祥图案之类,他的作品都很有特色。从饰图案,潘比较喜欢用已经变形的缠枝莲、勾子莲和拐子莲等。他以为类似这些变化了的连续性花卉纹样,比青铜器上的兽纹、龙纹、虎头纹、雷纹以及饕餮纹等更为切合玉器的装饰,不至于令人产生纹饰上的板滞感。至于边饰,潘秉衡喜用起伏的楞线,或者某些大拐、大头云纹等为之。
潘秉衡在研究恢复"压金银丝嵌宝"工艺技术中,同时研究当年的"痕玉"纹饰丝路,对其也不是一概否认,总的说来,它适合于比较窄小或不很明亮的屋宇的陈设装饰,但是用之于比较高大明亮的屋宇、殿堂的建筑陈设,就不免有繁琐的感觉。因之,在新中国建立后,潘的"压金银丝嵌宝"作品,特别注重纹路的清新、明朗,以几何形纹样为多,间或也有"宝相花"之类,且不轻易嵌宝。这样,更能使玉器器皿作品的"玉洁冰清"质感与金、银的"光彩夺目"相生相发、明丽又清新。潘秉衡在多年实践中,对于玉器薄胎器皿胎的厚薄,认为不能有一个模式,它只能视具体的玉质和器型的需要而定。一般说来,它不能与瓷的"薄胎"相提并论。他曾说:瓷的薄胎在技艺上的表现是"薄如纸、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而玉器薄胎则是"明如水、声如磬、万里无云"。正因为如此,玉器的薄胎器皿其胎不可过薄。而且潘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研究心得是:制作薄胎器皿的玉料,反不宜用高白玉,而是以稍次的白玉和较次的青白玉为佳。原因是,高白玉胎薄了,经光的折射反而显灰,而次点的白玉或青白玉,制成薄胎,经光的折射,反而更白。这和隆冬时的大雪显灰的道理一样。从玉石来说,它的色调是由玉质的晶莹与日光交映的光效应所决定的?quot;番作薄胎"和"压金银丝嵌宝"作品,通过潘秉衡的悉心研究和再创造,技艺已经达到比较完善的境地,作为一种珍贵的高级中国玉器,誉满国际艺坛。
玉器立体圆琢人物的创作和制作,实际上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走向成熟的。在这以前,中国玉器包括北京玉器,未曾出现过比较像样的人物的立体圆琢作品,而和书写这段历史的,人物中首推潘秉衡。20世纪30年代初期,潘秉衡向牙雕名艺人王彬学习人物、神像、罗汉设计时,就曾立志要在玉器作品中闯出一条圆琢人物的路子来。当时玉器立体人物销路不畅,完全是由于形象不美,更谈不到什么思想内容,所以到20世纪40年代,潘就下功夫研究,并开始作出成绩,使之向"推陈出新"的方向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潘秉衡创制了白玉"盗仙草",这是为人所熟知的一个民间故事题材。一般人做法,都要使白娘子的脸上带三分怒容。但潘秉衡以为怒未必就能概括当时的全部战斗气氛,也未必能深刻表现白娘子对法海的恨。而美人一怒,其美也就减了三分。因之,他把白娘子的面容做成了带藐视的笑容。从人物的思想性说,蔑视岂不是比怒更为深刻吗?潘秉衡的这些艺术见解,有其独特之处。碧玉"待月西厢",高约33厘米,宽约27厘米。这是一块曾经做过一件"花熏"的、带瓦楞形的余料,但它是一块高碧玉。基于料形、料色、料质,潘独出心裁地构思了这对情人幽会的场面。
对于神佛创作,潘秉衡擅长于拟人化的描摹,突出各种形象的特有性格,从而寄托一定的美好愿望。珊瑚"六臂佛锁蛟龙"是用整枝的高级珊瑚创作的。他以特殊的倒用料方法制作了这件作品。那条腾海的蛟龙,是从一个大枝杈上截下来做成的;但长约30厘米的长锁链(一端系在佛手,一端双锁龙王的手),却是从佛的前身躯上有限的余料中,一点一点抠出来的。这是一种不同凡响的奇特构思和巧妙取材的结合;他似乎在魔术般地炫耀技巧,而实则是真正的"巧夺天工"!这种用料的方法,一是破了料形;二是一块有限的料,做出了无限的视觉艺术空间;三是一条长锁链、一条蛟龙,联系着人格化的神,使之成为一个艺术整体,从而也使"平洪镇蛟"的主题思想突出而形象化。这件作品,是潘秉衡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大兴水利建设(修建密云水库和十三陵水库)时,感于党的领导有方,感于社会主义为人民谋福利而创作的。毛主席说:"六亿神州尽舜尧。"潘秉衡则将人民化为神的力量的象征。"千眼千手,群策群力",这样的立意构思也是可以理解的。像这样富于艺术和技巧的玉器创作,不能不使中国玉器的历史添彩增辉。作为北京玉器的一件珍藏品,它曾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和见报。
潘秉衡在谈到自己的玉器人物创作时认为:玉器人物的艺术形象,是构思立意与琢磨技巧相结合的创作。无论什么样的故事情节,都必须注意人物的动态,尤其是着意刻画脸形的美。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但一般总是表现为喜、怒、哀、乐,惊、恐、痴、思等。如果技艺不高,作品就会"千人一面"。这个问题,不但是表现在脸型上或某个动态上,更主要的是表现在神情上。潘秉衡对于古典仕女人物头脸的一般刻画是,眉宇修长而清秀,眼珠稍圆而水灵,眼角勾画稍长,使眼神显得妩媚,从而表现一定的"羞"态;口略小,唇稍薄,两个嘴角稍往上翘而生微笑;鬓角下部稍圆,发髻不太高,这样使人物相貌年轻;额前留点短发"刘海",那就更为俊俏和美丽;头稍低垂,则显"羞"意,才是含情脉脉。同时要注意脖颈处理,一般必须紧紧追随身体动态的变化,切切注意不能把脖颈做得粗短,或直挺挺的,那样就蠢笨了。这些都是潘秉衡关于美化仕女形象的经验谈。对于古代仕女发髻,潘秉衡也颇有研究心得。他认为古代仕女的发髻美,是仕女人物艺术形象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仕女民族装饰形式美的重要一环。他曾说:传说魏文帝曹丕的爱妃-甄妃,因见到一条黄蛇受到启发,使她发髻样式不重复,由是讨得文帝的欢心。从壁画和古代一些绘画看,在我国唐代,有名和没名的发髻式样,不下百余种。他不仅从这些古代形象资料中吸取营养,而且自己在创作中,时常用线团盘缠比划一些发髻样式。潘秉衡以为古代绘画以及今人的古装仕女画中,不少发髻高出头脸二倍,这在玉器作品上则是忌讳。同时,发髻的变化要与人物的身份、年龄以及情绪、性格相结合。这样才有助于真实地再现人物形象艺术,这才是目的。潘以?quot;红花还得绿叶扶",玉器古代仕女人物的衣饰、衣纹就好比绿叶。人们称潘秉衡制作的衣纹是"活衣纹"。这是因为他的作品中衣纹、风带、披帛等,均是随人物的体态、走势、风向而飘舞飞扬,不拘固定形式,不落窠臼,因之既活泼又自然;而且用深、浅、浮、实不同方法来表现衣纹衣饰的体积、质感以及衣褶的起讫点和附着点的变化,这些都交待得一清二楚,来龙去脉,纹丝不乱;因之产生"静中显动"的意境,使刻画的人物艺术形象更为神采奕奕。在神佛创作中,潘秉衡研究印度、泰国、缅甸以及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国家的舞蹈艺术形象,所以他创作的神佛,都是有个性有动态的。在潘的神佛作品中,不少是袒胸露臂的美丽女性。这些神佛身段秀美,雍容大方,气度娴雅。
潘认为,传说神佛都是人修炼成的,因而神佛形象的基础是人。基于这种思想,所以潘秉衡拟人化的神佛形象,刻画入微。综观潘秉衡艺人在不同题材玉器作品的创作上,其特点概括起来是:相形设计(即按照玉石的外形内质创作设计),题材丰富,章法多变,配衬得体,神形兼备,以情动人。
潘秉衡对传统艺术不遗余力地学习研究。他以为学习传统,并不是一些古代作品的复制、仿制。他说:如果前人都和我们一样吃现成饭,那就根本没有什么传统了。因之,潘秉衡学传统不是学一招一式,而是学创作思想、表现方法、艺术技巧等。他对于兄弟艺术门类以及今人的学习态度也是如此。潘曾说?quot;凡是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者,都是我师。"比如:他不仅向牙雕艺人王彬学神佛和传统仕女人物,也曾向比他早几年进玉器行业的何荣艺人学习"番佛"和圆琢人物的设计。他总是夸赞相玉艺师高济川的眼力,而且也曾具体地吸收赵德一艺师玉器器皿造型用料的精确技巧。博采众长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能力,也是一种艺术方法。所谓"慧眼识真",潘秉衡的不少名作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起来,并使之出神入化的。潘秉衡以为,一个搞造型艺术的,就不可能完全和作家、诗人一样,他必须会更多地注意一些外在的形式美。这种装饰艺术,不能和形式主义划等号。潘说?quot;解放以后我接触了不少搞美术、搞雕塑的同志,我就觉得写生、解剖、透视,以及人体结构等等,都是科学的东西,有机会就向他们学习。"事实确是这样,潘秉衡生前除了爱逛故宫、琉璃厂等外,主要学习对象就放在每一个艺术、美术展览上,他甚至在病中,仍然拄着拐杖去中国美术馆看展览。此外就是学习生活的原型。潘喜欢养花,在他家自己的小院落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美丽的花花草草。他说,人们养花也是各取所需。我所需要的是花型、花色。比如:牵牛花的叶子有鸡心形的,也有鸡爪形的,叶子不同,花型、花色也就相异了。因此,在设计时有了准谱。有一次他养的一盆茉莉花,开出三种不同颜色的花。他就兴奋地说?quot;如果我在今后遇上一块有三种色点的玉石,我就不乏创作的依据了。"一天,他在自己屋檐下发现一只蛤蟆。蛤蟆那双又大又圆向外凸的眼,炯炯有神;鼓动的下巴颌;前腿支起,后腿用力蹬,一蹦一跳雄健有力的姿势,曾启发他制作出一对碧玉"气鼓金蟾",艺术地再现了生活中的蛤蟆。潘秉衡上浴池洗澡,一躺就是小半天。他利用这个机会学习人体线条,构思写生的腹稿。他最爱无意中瞧见姑娘甩辫子的形体动作。他说:这就是中国少女典型的形体美,充满了健美向上的吸引力。潘秉衡认为,生活中的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有的是素材,有的未必比经过加工的艺术逊色。慧眼识真,这不仅需要艺术修养,更需要艺术上的有心人。这些都是潘秉衡的朴素的美学观。
"艺出多门","艺不饶人"。但在旧社会,艺人既要以艺养身,又要以艺保身。所谓"秘传"、"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也是由此而来。潘秉衡认为:一个艺人,怕人学自己的手艺,谨守而不示人,这至少是一种"艺穷"的表现,所谓?quot;此一招,别无他长"。这样的人,肯定也一辈子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妙处,难使自己步步提高。基于这种认识,潘的为艺从学,历来都持"门户开放"政策。他说,这样于人有益,也于己有益;兼容并蓄,择其善者而从之、化之,则可以纳众家之声成一家之言.所谓"胆大人艺高"、"艺高人胆大",是相辅相成的。正是由于这样,潘秉衡自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当师傅带徒弟,从不呵责,而是亲严并加,因材施教,教之有方。无论器皿、人物以及像"压金银丝嵌宝"等技艺,都因此而后继有人。这里简要叙述潘秉衡早年授徒的一个故事。那是40年代初期,潘秉衡在与师兄弟合伙开设的恒兴永带了几个徒弟。其中一个刘姓的,刚刚满师,在年关前要做完一对碧玉碗,打算在年夜交行庄,换回钱来作过年开支。这是眼看要到手的钱了。但是,刘某不慎,在最后修琢中将其中一个跌落在地,打得粉碎。小刘当时吓得呆若木鸡,等待师傅呵斥,甚或更严厉的处罚。不少师傅怒不可遏地责备他。惟独潘老艺师不动声色,只是平静地说了声:"以后注意点。不必担惊受怕,这桩事由我来圆场。"他要回已经做成的另一只碧玉。第二天,他亲自上凳,亲手为这只单碗"锦上添花",重加装饰修琢。不几天工夫,一只艺术灿然的碗做成了。把它拿到市上,竟然卖了原来一对碗的价钱,弥补了碎碗的损失。这岂止使艺徒刘某终生不忘,更使不少师傅大获教益。后来,刘某长大成材,成为北京玉器行业的器皿制作能手。
王树森:
1917年出生在北京右安门外一个贫穷手艺人家庭。父亲王恩忠,号子厚,十四五岁时,只身离家到城里玉器作坊学徒,历尽辛苦,至艺成出师。婚后,因收入微薄,难以养家糊口,遂留下家人到崇文门外东河沿与几个手艺人合租简陋小屋,专做玉器加工。王树森走过的艺术道路是很不平凡的。他8岁那年赶上军阀混战,母亲把他送到当磨玉工人的父亲身边。父亲对儿子说:"你留在这儿,可不能出去玩,不要学坏。"王树森看师傅们做活儿,有的先画后做,有的随画随做,觉得挺有意思。过了些日子,他和师傅们混熟了,师傅们便叫他买纸烟、茶叶什么的。王树森说:"跑腿可以,纸烟盒、包茶叶纸得给我。"师傅们说:"行!"王树森用跑腿换来的烟盒、茶叶纸干什么用呢?他看到"大婴孩"、"哈德门"、"大刀牌"等香烟盒上,有古今名人字画,还有飞禽走兽。于是,他就在这些包茶叶纸和烟盒背面上学着画画。他发现父亲床头上有本《典石斋画谱》,父亲不看时,他也翻着看看。画谱上有古代名人、八仙、山水、花卉、飞禽、走兽,他也学着画画。父亲画得好,活做得好,求他做活的也多。他看出门道来了,要想琢得一手好玉,一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学知识,会画图样;二是活要做得巧妙精细,做什么像什么,别人不敢想的,自己敢想、敢画,别人做不出的,自己能做,而且做得巧,做得妙,做得怪气,独具一格,才能成为一个高明的玉器艺人。这样,一颗磨玉艺术的种子,在他的心灵里萌发出来。王恩忠作为玉器业?quot;过来人",深知玉器行业的苦衷。有这么几句话:"上辈子打爹骂娘,下辈子罚干玉行;夏天里烂手,冬天里锅凉。"因此王恩忠希望儿子即使不能读书做官,也要去识字经商,绝不可再走自己的旧路。王树森9岁时,父亲让他去上学,每天给他3个大铜子吃早点。下午放学后,他用省下吃早点的钱到崇文门外万年居、青山居等茶馆,去听评书。《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封神演义》、《包公案》、《济公传》、《聊斋》等,他听得简直入了迷。这样,他对中国历史和传说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貌、神态,了解很多,对他后来提高琢玉艺术很有好处。王树森到底是命中和玉有缘的人,他既不愿读书,也不愿经商,对于绘画、琢玉、说书却分外有兴趣。加上他性格倔强,天性聪颖,父亲王恩忠百般无奈之下,终于一改初衷,带儿子走上了琢玉的道路。王树森勉勉强强上了4年学。在他13岁那年,父亲便让他上凳做活。第一次,让他做紫晶石的10个大肚子弥勒佛。他上了凳,能画,会使工具,10个大肚儿罗汉,一天就冲出来了。父亲一瞧,乐了。王树森仰头问:"爸,你看这活成吗?quot;父亲憨厚地说:"成,小子能!"那天,父亲正做芙蓉石的花边,做一个一块现大洋。父亲做了两块,也让他做了一块。父亲看他干一天的活比两个小徒工干三天的活还好还多,第二天便把两个小徒工辞退了。王树森从13岁干到14岁,干了一年多,既能画,又能做活。有一天,父亲带来几个谈活的人,说:"小王,你爸给你找点活做,做7个岫玉的小骆驼,一块钱一个。"说罢,把原材料撂下就走了。说来,王树森也真有些奇才。他立刻画了7张图,不仅连夜把活做得了,而且蛋黄色的材料运用得非常巧妙。第二天,他带着图纸和做好的小骆驼到了瑞文斋,先没亮活,只把图样递给掌柜的说:"掌柜的,你看这图样行吗?"掌柜的一看,7个小骆驼中还有个拉骆驼的,忙说:"行,太好了!几天完活?"王树森从提兜里把做好的小骆驼递给掌柜的,说:"已经做得了。"掌柜的拿起小骆驼来笑着不肯撒手了。王树森说:"掌柜的,这小骆驼做一个多少钱?"掌柜的说:"已经和你爸说好了,一块钱一个。""一块钱能做出这样的活来?"王树森眨着眼问,伸手去拿做好的小骆驼。"别介,咱们好说好商量。"掌柜的还是拿着骆驼不放,说:"你要多少钱一个!"王树森得意地说:"五块钱一个?"掌柜的笑着说:"就四块钱一个吧!"说着付给他28块现大洋。王树森拿着28块现大洋回来,每个小骆驼多要了3块钱,满以为父亲会高兴呢!没想到父亲却噘着嘴火了。原来掌柜的已经向父亲说了。父亲是个老实规矩的手艺人,当时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一气之下恨恨地说:"你这孩子真怪,你逞能,你行!你做主吧,以后的事情我不管了!"从此,王树森14岁时便挑起了做活和全家人生活的两副担子,他越来越感觉到了担子的重量,但他心里明白:只要手艺好,就有活做,就有饭吃。从而悟出了"艺不压身"的道理,他拼命地钻研琢玉技艺。几乎跑遍了北京的古玩、玉器商店和市场,从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上,汲取琢玉的艺术营养。
王树森15岁时,父亲应了一家银行经理做翡翠卧像马,原材料是清朝官吏礼帽上的翎子管。父亲拿回来料交给王树森说:"谁做,你合计吧!怎么做,银行经理要见做活的人,亲自谈一谈。"王树森请师兄弟们做,没人敢应,只好自己去了。银行经理要求:形状像休息的马,能当镇尺用,又能当笔架使。王树森领了意图回来,没直接回家。他跑到崇文门外拴马的地方,去观察马的卧像。低头、弯腰、闭眼的马都不美,回头马的卧像最理想。他回去量了量材料,还有余料。于是,他做了一个很美的回头卧像马,还做了一对环子吊扁豆的耳环。活做得那个好,可以说没治了。可是,父亲回来一看生气了,冷不防给了他一个耳光说:"你的胆子也太大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怪?"是的,王树森确实有点"怪",怪就怪在他胆大心细,敢于别出心裁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当王树森把做好的卧像马交给银行经理时,经理非常满意,一再夸他心灵手巧,请他向他父亲致谢,这才使父亲受到感动。后来,王树森什么活都敢应,什么活都能做。珊瑚、松石、翡翠、玛瑙,用料用色都很讲究。天津有个外国人,慕名而来请他在烟壶上做几件不重样儿的小佛爷,他也全能做下来。戒指、镯子、耳环、项链、西服卡子、浮雕八仙、戏出人物,他都能做得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王树森13岁"上凳"练活,不到20岁,就在崇文门外一带众多琢玉行业中崭露头角。他创作的"文殊菩萨"、"洗象图"等作品,为行家们珍藏之物。他前期活计的主要特点是形象生动,刀法精卓,一招一式,皆有生活作依据。在他晚年授徒讲到象的特征表现时,曾草就一图,特征准确、角度抓得很妙。此图后被有心的学生悄悄收了起来。王树森所以取得成就,主要是因他"心高"。他曾说:"举凡万事万物,只可我不用,不可我不会。"于是,他舍得出汗,舍得下力,一味执著追求。每日晨起,他便上市,去玉器交易所观察各样的玉器。有时,他一天要走几十里路。他虚心好学,广泛涉猎,不但从本行业的玉器作品中取长补短,而且借鉴民间各类雕塑品的手艺。旧北京的大街上有许多牌楼,如东单、东四、西单、西四牌楼和前门五牌楼等,都有雕刻作品;古玩铺中的牙雕、木雕、瓷塑,隆福寺、蟠桃宫各大庙宇中雕梁画柱,都是他经常流连忘返的地方。他细心观摩雕刻的手法、设计的技巧、摆布的方位。庙寺中供奉的菩萨、神佛,大殿两旁的十八罗汉,各式各样塑造的神像,从姿势到面貌轮廓,他都细心端详,牢记在心,回到家里抽空默画在纸上。他常挂嘴边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我以众生为师"。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王树森的设计更加丰富,用料更加巧妙,琢工更加精美。"回娘家"、"红绸舞"、"渔翁"、"驯虎罗汉"、"达摩"、"济公"、"五子戏钟馗"、"八仙过海"、"迎春飞燕"、"观音普度"等等,层出不穷。其中,观音普度,堪称妙品。观音慈眉善目,乘巨龙从大海中跃出,飞向天空,遨游世界,普度众生;善才童子侍奉左右,巨龙昂首挺胸,脚蹬水花,雄健有力。作品构图新颖,造型生动、自然,做工细腻,是王树森的佳作之一。王树森技艺全面,尤以花卉、人物见长。他琢玉几十年,未制造过重样作品。他的作品擅长于"小中藏大"、"薄中显厚"、"平而反鼓"(有立体感)。1973年,王树森的琢玉艺术再展宏图,不断攀登新高峰。在众多的作品中,玛瑙"五鹅"是他俏色产品的杰出代表作之一。其难能可贵之处,妙在利用了玛瑙的天然颜色,巧妙地设计制作了这一作品。利用原料的瓷白色,设计为鹅身,红色设计为鹅头上的红顶,几粒黑点设计为鹅的眼睛,一片杂色设计为五鹅争食的食盘。人们看着这一玛瑙五鹅,像是工笔画的,又好似用瓷烧出来的。5只鹅既形似,又神似,使人越看越出神。这一新颖的设计构图,是俏色运用绝妙的范例,是玛瑙俏色产品中难得的绝品,堪称当今的稀世之宝。
1976年设计制作的"高翠龙凤福寿玉佩"在1978年香港举办的"中国工艺品首饰展卖会"上以180万元人民币售出,作品之精、售价之高,轰动了港、澳和全国的工艺美术界。王树森以高级翡翠设计、制作的"五福同喜",利用三角形原材料,主体开一圆光,两面设计为天女散花和月里嫦娥的浮雕,人物动态优美,构图丰满大方。两边角设计为一对相呼应的镂空雕凤凰环绕仙女翩翩起舞,和玉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底部一个角是牡丹含苞待放的花蕾,十分精美。1981年此件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首届百花奖珍品,获得了"金杯奖"。该作品完成后,他的体重由90公斤下降为66公斤,老花镜深度加高到800度。1982~1989年期间他还参与了国家"四件珍宝"?"含香聚瑞"熏、"群芳揽胜"花篮、"岱岳奇观"山子、"四海腾欢"插屏的制作。他的杰作还有水胆玛瑙"群山巨瀑"。
1972年,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中国民间工艺品展览时,参观的人们围着一块有水的石头看起来不走了。大家都觉得奇特,怎么石头里还能长出水来?其实,那石头是块玛瑙玉,那石头里的水叫水胆,统称"玛瑙水胆"。在玛瑙水胆底座上刻有"群山发瀑"四个字,便是这件艺术珍品的名称。当时,玛瑙水胆的原材料,来自东北。材料运交北京玉器厂后,请一些师傅们琢这玉,谁都不敢应承。后来把这活交给琢玉老艺人王树森,他看看材料,想了想,答应了下来。王树森接活后,绞尽脑汁想了一夜,画了七八张图,从中选了一张最好的进行设计,大约用了一年光景精琢细磨,才完成?quot;群山发瀑"这一玛瑙水胆的创作。其艺术高明之处在哪里?人们越看越觉得高超:它的外形像中国地图,整个山像东方巨人,山顶上云雾缭绕,气势磅礴;山泉从巨人的口中奔腾而出,一泻千里;山上、山下有小鹿、群鹿;前山有树有水,画面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美不胜收。外界人士评论:实是难得的奇石宝玉,即使有此宝玉,也难以琢出如此绝妙的画面来。在香港展出时,还特派武装警察守护。有一外国国王给价几百万元,想买此物,经打电话请示当时住院的周恩来总理,答复:此系国宝,由国家收藏,多少钱也不卖。这样?quot;群山发瀑"便成了我国的传世之宝了。
王树森30岁即与当年玉器名家潘秉衡、刘德瀛、何荣三位齐名,被誉为北京玉器"四大怪杰"之一。1953年他参加北京市第一玉器生产合作社,1955年被市合作总社授予"老艺人"称号。1956年第一玉器社并入北京玉器厂,王树森于1958年任该厂技术顾问。20世纪60年代后是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1979年,中国轻工业部授予他"工艺美术家"称号,同年被选为全国劳模。1986年被北京市工艺美术品总公司授予特级工艺美术大师。
王树森曾当选为北京市第七届至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崇文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9年6月8日病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