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玉器之所以受青睐,从而掀起了民间玉器的收藏热,这当然在于玉内在的质地有诱人的巨大魅力。同时,收藏家、爱好者们对玉的认识、理解和发现的不断深化,玉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虽然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内涵未必都有科学的依据,但它们的一种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是人类理想和想象的产物,长期来由于社会的约定俗成,已大都为世人所认同。
我国自古就有“君子于玉比德”的传统,所以“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佩玉成了君子有德的象征。孔子的十一德就将玉拟人化描述了它的德性。今天,虽然德操以玉的风气大大淡化,佩玉者多数已说不出玉有那么多的道德内涵,但佩玉作为一种有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的象征,依然为一部份人所认同。
玉在古代就作为贵族身份、等级和财富的标志,不同的等级,佩带不同色质和形制的玉佩。
玉在古代为一种礼器,本就有着祈求吉祥的寓意。古人对自然界的不测风云、人世间的旦夕祸福无法理解和抵御,便只能求助于神灵的保佑,而玉便是沟通与神灵的联系、祈求吉祥如意的一种瑞物。
玉可免祸保平安,这也是由来已久,至今仍有许多人笃信的一种观念。
玉,是大自然的结晶,它既吸收了自然界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又为人类创造了难以计数的奇珍异宝,它来源于自然,服务于人类社会,它是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人们常用各种带玉的词语形容美好的事物如:冰清玉洁、亭亭玉立、玉树临风、白玉无暇。可见,玉已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一种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