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查看: 6621|回复: 12

[转帖]论古玉功能之“五端”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8 18: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五端”具体所指
古亦有云:玉有德!玉在文化性上已为大众所承认。那么除了玉器有德外,它是否还具有实用功效呢?
古玉是否具有时效功效,这个问题始于2000年前。当时的《白虎通》说到古玉功能时有所谓的“五端”之说,即“圭”、“璧”、“琮”、“璜”、“璋”,圭以信质,璧以聘问,璜以征召,璋以发兵,琮以起土功之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8: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论古玉功能之“五端”说

二、论“圭”

《白虎通》对于五端的具体解释原文如下:

圭以为信者何?圭者兑上,象物始生见于上也;信莫者著于作见,故以圭为信,而见万物之始,莫不自洁。圭之为言,洁也。上兑,阳也;下方,阴也。阳尊故其礼顺备也。在位东方,阳见义于上也。

从考古发现上古圭类玉器看,圭实源于戈矛类兵刃。汉人所谓“象物始生”、“信”、“顺”云云,以古人之耳听来,实在莫名其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8: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论古玉功能之“五端”说

三、论“璧”
璧以聘问何?璧者方中圆外,像地;地道安宁而出财物,故以璧为聘问也。方中,阴德方也;圆外,阴系于阳也。阴德盛于内,故见象于内,位在中央。璧之为言,积也。中央,故有天地之象。所以据用也。内方象地,外圆象天也。

从文中我们看到“璧”竟然与孔方联系起来,令人哑然失笑。考古尚未见到这样的古璧,可知此也是汉代经师信口雌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8: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论古玉功能之“五端”说

四、论“璜”
璜所以征兆何?璜者半璧,位在北方,北阴极而阳始起,故象半阴,阳气始施,征召万物,故以征召也。

据考古发现的璜多为古人随身佩带的饰器,多的有七八枚甚至十多枚一起串成配饰的,所以难以想象璜和“征召”有什么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8:1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论古玉功能之“五端”说

五、论“璋”
璋以发兵何?璋,半圭,位在南方,南方阳极而阴始起。兵亦阴也,故以发兵也……

在学术界,对璋的原形争议是比较多的。不论如何,以阴阳五行释璋有“发兵”的功能,不是上古先民的思想。以琮为“起土功之事”的信物,更是没有证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8: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论古玉功能之“五端”说

六、论“琮”
琮之为言圣者,象万物之宗聚圣也,功之所成,故以起土功发众也……内圆象阳,外直为阴,外牙而内凑,象聚会也,故谓之琮。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琮,皆出于墓葬或祭祀坑。从时代看,琮盛行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至殷周已很少见,战国以降,琮已属传世品。而春秋以前的文献中不见琮的踪影,可见当时日常社会生活中已不用琮,以琮为“起土功之事”的信物,真如梦呓。


由上述可知,东汉时期对古玉功能的理解,太多的打上了东汉思想的烙印,不可据以研究上古。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6年04月28日 10时16分00秒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8 18: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论古玉功能之“五端”说

楼主,是五瑞吧,不是五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18: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论古玉功能之“五端”说

  此贴是转贴,原文如此~~
  听说过“圭”、“璧”、“琮”、“璜”、“璋”但社么含义不是太明白,正好看见此贴,就转载了~~
  楼上兄弟如能肯定的话,俺改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8 20: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论古玉功能之“五端”说

[em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8 20:5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论古玉功能之“五端”说

学、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