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和田玉,颗颗皆辛苦。今天在网上看到了一组开采和田籽玉的图解片,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偶最后还是决定,搬到此地,与大家同分享哦[em1]



烈日下酣睡的挖玉人。绝对的超重体力劳动,由此可以感受到挖玉的艰辛与不易哦.....

老乡说一个星期了连指甲大的哪怕是1元的青玉籽也没挖到。(深表同情)

挖了这么深还没有出东西,还要继续挖。有的地点要挖地16米深,所以经常有塌方压死人的事故发生。

越是绝望的时候希望也许就在眼前了。

这些老乡今天也没有收获。这样的结果,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也没有怨言。

到处都挖的热火朝天,当天的气温高达36度。

大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艰苦中寻求希望.....

哇,运气太好了,一块一公斤多的青玉啊!!这个月终于有了收获!

闻讯而至的玉贩与挖玉老乡讨价还价。

在玉龙喀什河,一年产出的白玉约6到8吨,其中90%机械开采,数以万计的农民1年也就只能挖到300公斤左右的白玉。可见和田白玉的稀有程度,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和田玉年年看涨、价格高昂的真正原因了....

总闸口是和田玉石的第一交易市场,沿河农民挖到玉都来这里交易。这里的籽玉一般价格要比和田市的价格略低一些。

这里天天都有市场,各路玉商都在这里收购和田玉,自发形成了市场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大家肯定认为这里好玉多多,其实错了,这里每天上市的好玉没有几块,毕竟年产只有6到8吨,大家平均到每一天,就可以计算出市场的容量,同时注意:玉商都是把玉拿到手里兜售的,90%都是玉米粒一样大的小籽

看看他们手里,都是小东西吧,呵呵
开采和田玉,实在是艰难,同情加感动之外,更加珍惜和田玉!
[em1][em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