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工对于和田玉的价值判断非常重要,古人就云:三分玉,七分工。讲的是好的雕工可以使玉石巧夺天成、身价倍增——如同韩国的女明星,找个好的师傅在脸蛋上浅雕几下,就立刻脱胎换骨,具备进军国际市场的条件了。和田玉雕工大致分为三类:河南工、广州工、扬州工,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很多朋友不太喜欢河南人,大概是经历或者听说过河南人的圆滑、狡黠,我则欣赏河南人的适应性好,生存力强,每当我想起邻家河南老哥排着5个伢子蹲在路边一起吃面条的情景,胸中敬佩之意油然而生——河南人真是超然而生啊!其实河南人吃苦精神不逊于四川人。河南南阳地区就有很多人靠雕玉为生,这些人从十几岁就开始作学徒,雕佛的雕佛,雕观音的雕观音,发展下来,成了老师,也往往只会雕有限的几个品种。河南工的题材多乡土气息浓郁,观音、佛自不必说,还有什么五蝠捧寿、马上封猴、如意扣、节节高等等。有些商家图便宜,找些小工雕玉,使河南工背上了粗糙、大意的坏名声,在三类雕工中屈居最下一等。
江南历来就是出产才子佳人、风流韵事的地方,杜牧的感叹: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道出了扬州的温柔与香郁。扬州工以细腻、精致见长,浅浮雕的子岗牌就是其代表。扬州工题材一般接近文人画,多为昭君出塞、小桥流水、微风杨柳、喜梅报春等带些诗意的内容。它在三类雕工中是档次最高的。
广州工属于比上不足——不如扬州工精巧,比下有余——比河南工细致,在三类雕工中处中等地位。在广州、番禺一带有很多玉石加工的大企业,集中生产,规模化雕刻,使其出品中规中矩,题材也比较广泛,本身特点不是很突出,所以好的广州工被当做扬州工被称赞,差的广州工被拉去河南加以批判。
现今三类雕工已经发展融合,换句话讲如今已经分不出地理意义上的河南工、广州工、扬州工了。比如一个河南的雕玉师傅在广州雕刻的一块子岗牌,就很难断定是河南工、广州工还是扬州工。所以,现在讲扬州工指的就是玉石雕工很好,讲广州工是说玉石雕工一般,讲河南工是谈玉石雕工不好,有考据癖的藏友大可不必再细究什么是河南工、什么是广州工、什么是扬州工,只要能分出好、中、差三类就算大致了解玉石雕工分类了。雕工好坏要自己去评价,如果径直问玉店老板,那所有和田玉就都是扬州工了。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转载、摘录须写明:转自玉缘阁论坛,作者有宝同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