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惊动了整个村子,村里的人们已似司空见惯,无动于衷,只有我们知青跑去看热闹。原来是村西的米花姐姐才八个月的孩子得痢疾死了,这是她死的第三个孩子了,凄惨的哭声揪着人心。一向心软的我眼圈也红了,可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当时农村条件很差,根本谈不上什么医疗条件,更重要的没有钱,死个孩子家常便饭,不稀罕。有一家生了十个才活了三个,孩子的母亲眼睛都哭瞎了。看到这些心里总是酸酸的,更多的是无奈。
下乡后我被抽去当老师,班里有个孩子叫双喜,高高的个儿,大大的眼睛衬托那白白净净的皮肤,像个小女孩,学习很努力,我很喜欢他。他常来知青点玩,记得一次他高兴的跑来拿着一棵蔷薇花,告诉我栽活后,过几年就能开花了,花很香。我和他一起将花栽在窗下,很快就发出了新芽,像朝气蓬勃的孩子,长出了好多枝条。那个夏天,我带着同学们去拾麦穗,一个学生采野草莓时不慎滚下崖,只见双喜奋不顾身就冲那孩子扑了过去拽他,我一急脚一歪也滚了下去。当时就觉头很痛,意识有些模糊,同学们的哭喊声惊动了远处收田的老乡,我们才幸免遇难。可双喜多处受伤,让我很自责。从那以后我重新审视了这个孩子,发现他有着不同与其他孩子的特点,他自强自立,不卑不亢,可能与他家是外乡逃难来到这里的缘故吧。他家境很不好,他告诉我他一定要考上中学,将来也当老师,74年他如愿以偿进入中学了。走的时候我还为他搞了个小小的欢送仪式,他高兴的还为大家朗诵了一首唐诗,张继的《枫桥夜泊》。他去上学了,但他没有忘记过我这个老师,每到放假他总带些他母亲炒的蚕豆或贴饼,有时还拿一瓶油。东西虽微不足道,在当时可是村长待遇噢!75年夏天他得了绞肠沙(阑尾穿孔),我去看他时已是傍晚,他睡在炕上脸色苍白,强忍着疼痛叫了声老师,这是他送我最后的一份礼物。回去后我忙找知青点上的同学,筹了为数不多的钱,看病根本不够,但我还是决定明天一定送他去三十里以外的公社卫生所。天刚蒙蒙亮我就起来朝他家走,还没有到,就听见了哭声,我心想不好,心咚咚跳的到了嗓子眼。还没进门就看见他睡在门板上,闭着双眼,脸白白的,昨晚的痛苦全然消去,睡着了,静静的。泪和我的哭声同时喷涌而来,凄惨的声音在寂静的晨空中盘旋,乌鸦间断的哀鸣让人心碎,他的笑容成为了我永远的记忆,挥之不去。直到现在,我还后悔没有在那个晚上送他去医院。我心知肚明送他去公社医院也无济于事,可就不能原谅自己错过了一次挽救他生命的机会,每每想起我都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
那棵蔷薇花常常让我伤感,春来冬去它从未开过花,竟在我离开的那年夏天结满了花蕾,心想一定是双喜知道我要离开了,借花为我送行。为此我很难过,不敢看那棵蔷薇花,但是直到我走花蕾也没绽开,我又想一定是双喜不让我难过,延长了花期。走的那天我含泪看了又看那棵蔷薇花,在心里默默的祈祷,向那孩子依依道别。回城后我还常常思念他,思念那棵含苞待放的蔷薇花。
99年我又去了趟那个山村,改革开放给那带来了不少的变化,但依旧很落后。最大的变化是一砖到顶的砖瓦房代替了茅草屋,人们的脸上滋润了许多。原来知青的房子现已是村部了,村长带着我各处转了转,山依旧,水依旧,那条路也依旧。但是找不到以往那乡间水潺潺,小路静幽幽,山雨蒙蒙醉,茅屋起炊烟的意境了。离村部不远了,淡淡的蔷薇花香随风就飘来了,本应是一种享受,可我如万箭穿心,泪如雨下。那回忆在脑海深处一幕幕的放映,好似酸甜苦辣的调味,撒在了别人永远也看不到的伤痛里。我很想去看看那满枝的蔷薇花,那份思念溶入淡淡的花香里,随风送去我依久的祝福。可心痛的让我望而却步,今生是和它没有缘份了,只能远远的、默默的、在心里愿长眠地下的双喜快乐,愿寂静翠绿的松林为它遮风避雨,愿铺满野花的大地为他取暖,愿苍天呵护这还未成人的神灵,愿他……
[本贴已被 鸭鸭 于 2005-5-30 20:44:02 修改过][/COLOR][/AL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