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无价”玉如何鉴赏?
广场讲座专家教你一技 [/center]
[center]稿件来源:解放日报 [/center]
--------------------------------------------------------------------------------
正大广场的衡门玉艺沙龙昨天举行了一场“玉的鉴赏”讲座。四周摆放着各种玉器,30多位爱好者团团围坐,有的人还带来了自己收藏的玉器,请专家鉴定。
当主讲者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张尉刚介绍完玉的基本知识,一位中年男子就问,目前在市场上有10元、20元一块的玉,也有价值数千上万的,对此怎样分辨?张尉说,上等玉滋润、透明,有油脂感,捏在手中有温润的感觉。真假的主要鉴别方法是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可看到玉的内部呈纤维交织结构,粒度细;而人造玻璃无结构,可以看出气泡。也可在玉不显眼的地方用刀刻,刻得动的必是假玉,刻不动的才是真玉。常言“黄金有价玉无价”。由于上品的和田玉日趋稀少,每公斤可达数万至十几万元,而一般的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等一公斤才数千元,所以有人将此来混充和田玉。这些玉与和田玉的矿物质基本一致,但表面色泽较灰暗、不柔和,时间长久会更加黯淡。
一位女青年从颈上取下一块玉牌,问“是老玉还是新玉”?张尉解释道,老玉和新玉可从两个方面来鉴别,老玉的表面有一层氧化的玉皮,俗称“包浆”,似秋梨的皮,与玉的天然色有明显的区别,而新玉是没有的。再可从雕刻的题材来看,古代玉是等级、权利的象征,以神话的花鸟、人物为多,如龙、凤等。而新的一般是吉祥题材为多。因这块玉牌的题材是凤,且上面有一层光晕,当然是老玉。
据悉,讲座是为了适应收藏队伍的不断扩大而举办的。衡门玉艺沙龙还将免费举办珍珠、翡翠、夜明珠、中国雕塑、西洋雕塑、中国书画、陶瓷等鉴赏讲座,凡是收藏爱好者都可参加。
/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