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缘社区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查看: 3920|回复: 6

古币作伪种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25 00: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古钱作伪者手法的日趋“高明”,被改头换面、移花接木的所谓“珍品”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由于这类钱是在普通古钱真品上“动手脚”,所以不容易识破,欺骗性较大。在此,笔者根据自己的集藏经验,介绍几种近来被作伪者采用的造假方法。

  一、整体文字“搬家”。唐代钱币闻名于世,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大小重轻十分规范,钱币直径大多在23—25毫米,很少见到有直径28毫米以上的折二钱,这使得大规格钱币的价格很高。于是作伪者用现代化手段将唐代小规格古钱的文字整体取下来,贴到除去文字的北宋大规格普通古钱上,“造”出了一枚大规格的唐代古钱,从而以高价牟取暴利。类似这种真钱文字搬家的现象,遍及每个朝代的钱币。

  二、局部文字挖补。例如,唐代开元通宝背面有一个“京”字的,较为常见,每枚只值几元钱。但明代洪武通宝背面有一个“京”字的,却十分罕见,每枚价格上万元。于是造假者将开元通宝的“京”字,搬到洪武通宝上,伪造成了一枚十分古旧的赝品。此类手法由于是采用局部手术,更不容易被识破。

  三、钱背星点移贴。古钱有时其背面星点的多少不同而身价大相径庭。例如,北宋的祥符通宝背面有一颗较大星的,价格比较高。明代的崇祯折二钱几乎每枚都有一颗星点,此钱极其普通。有人就将崇祯钱上的星点移到祥符钱上,做得几乎天衣无缝,使不少人大呼上当。

  四、钱缘轮廓添加。古钱中有些铸造较为奇特,其钱缘有两条轮廓线,称为重轮。重轮钱相对比较少见,有人就利用先进设备,给一些阔缘古钱加上一圈小槽,伪造成新的重轮钱。

  以上几种是利用古钱普通真品仿制珍品的方法。虽然作伪手法欺骗性较大,但只要我们掌握窍门,熟悉各朝代钱币的具体特征,还是能够识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5 04: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这样也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25 04:37: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b18]怎不行喽``[emb23][emb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5 05: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学习学习,

[emb6][emb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7-25 06: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古币作伪种种

[emb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6 00: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emb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26 05: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慢 学把,免得以后上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