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不仅是收,更重要的是藏。针对社会上一些藏家重收不懂藏的情况,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专家贾文忠提醒广大收藏者:认真对待藏品的保养与修复。
贾先生强调,保养的前题是科学。没有科学的保养方法就不能有藏品的安全保证,保养不当就可能使藏品丧失其原有的价值。比如什么东西能清洗,什么东西要消毒杀菌去腐。坏了的藏品提倡自己动手修复,但前提是必须自己懂,有完全的把握下方可实施,否则就必须请有实践经验的文物修复专业人士动手。不懂乱修的教训很多。比如某先生花高价买到一件青铜鼎,由于不喜欢上面的锈太多,竟然将它泡在醋里。两天后,铜锈是去掉了,但铜鼎也已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另有一兄购回一古代书画,边有些破损,他竟找来自认为粘得最牢的乳胶,自力更生的结果是让这幅古画变硬、变脆,受到严重损坏。
各类藏品对环境的要求各有不同。比如毛、皮、纸张、书画、丝、棉、麻类以及漆木竹器、骨类等,常成为各种霉菌的营养基,在潮湿、温暖和黑暗的条件下霉菌最容易繁殖,有时还会产生一些有色物质,使这类古玩表面变色甚至霉烂,一触即碎。多数古玩入藏前如不进行必要的清洁消毒处理,其本身会继续损坏;但已严重损坏的古玩只能采取加固处理,不能再进行清洁,否则将毁于一旦。保管金属器物的房屋必须保持干燥,上面的尘埃要用干净而柔软的布片揩去,而那些需要特别小心的物品,要用柔软的松鼠毛刷刷去或用吸尘器。保存玻璃制品的房间不能有剧烈的温度变化,最好保持在18至25摄氏度之间,因为温度的剧烈变化会让玻璃裂开……如何在市场上大浪淘沙是门学问,如何“藏”好您的宝贝同样是门学问。贾文忠建议藏家认真学习有关知识,使藏品能够延年益寿,永保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