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主页
玉缘阁
sitemap
切换到宽版
论坛暂仅限浏览使用
快捷导航
论坛首页
BBS
下载
门户
Portal
玉器知识
淘帖
Collection
搜索
搜索
热搜:
每日拍品
盘玉
玉在山
拍品图片
竞拍拍品
山石
青海玉
乌鲁木齐阅兵
阿富汗玉
墨玉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玉缘社区
»
论坛首页
›
玉缘茶馆
›
玉缘后院
›
你们喜欢蜜腊吗?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查看:
3895
|
回复:
14
你们喜欢蜜腊吗?
[复制链接]
钟情
钟情
当前离线
积分
19458
发表于 2004-8-29 04: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蜜腊的颜色如密,质感丝润,故名蜜腊,蜜腊与琥珀同为一宗,都是树脂埋在地底深层,经数千万年逐渐石化而成,都是大自然所赠与人类的神奇宝物,而蜜腊所演化的时间要大大久与琥珀,所谓千年琥珀万年蜜腊,古时候的达官贵人们说蜜腊为异宝,命能工巧匠制成首饰与吉祥物,随身佩带把玩,珍而藏之。
蜜腊大多数为黄褐色,而蜜腊在地壳的变动中,受地层压力及热力的影响,不同地层不同矿物质的渗入,形成不同的色系:红、绿、黄、蓝、黑、白、啡、紫。绿色蜜腊较为罕有,其色彩介乎翡翠与绿宝石之间,晶莹透亮,让人一见倾心,而紫色和绿色的蜜腊更是稀少珍贵,是有钱买不到的珍品,不论何种颜色的蜜腊,经人佩带把玩,都会绚烂温润,显出盈然古意,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蜜腊为佛教七宝之一,密宗,华严,法华等经典,都戴有以蜜腊来黄奉诸佛,以示心佛合一。清朝以密宗为国教,帝王祭祀地时皆佩朝珠以示谨慎,更大量搜购蜜腊转运西藏,制成念珠,以用供佛,由于长年累月供奉佛前,受到香油灯火的热力,而生产不同变化,有些发出红宝石一样的闪光;有些爆出晶亮的金星,璀灿瑰丽,实为难得。古代善男信女都说西藏蜜腊念珠因长时间在佛前受经,蕴藏着一种神奇力量;另一说蜜腊的磁场很强,因此随身佩带可避邪护身、安神、定惊、保平安,并有去风湿,聚财之功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刘燃
刘燃
当前离线
积分
58048
发表于 2004-8-29 04: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养眼:0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AR
JAR
当前离线
积分
137
发表于 2004-8-29 07: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样~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独孤求玉人
独孤求玉人
当前离线
积分
80
发表于 2004-8-29 08:35:50
|
显示全部楼层
[emb5][emb6]但是蜜蜡易受损,佩带时要注意~~~~~~~[emb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秉良
秉良
当前离线
积分
951
发表于 2004-8-29 18: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图文并茂。[emb5][emb6][emb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李洁
李洁
当前离线
积分
2
发表于 2004-8-29 19: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坚决顶~~~[emb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玫瑰
玫瑰
当前离线
积分
2244
发表于 2004-8-29 19: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漂亮,就是再也没有精神一心二用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博雅艺苑
博雅艺苑
当前离线
积分
90
发表于 2004-8-29 23: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顶一下!
主要特征识别
树脂光泽,均质体,常有异常偏光。
折射率1.54:相对密度1.08:
含动植物及旋涡纹等包裹体,具静电效应。
与相似宝石的区别;
与硬树脂的区别,用一小滴乙醇或酒精滴在硬树脂的表面,用手揉搓,会软化并发粘。蜜蜡没此现象。
与松香的区别,松香表面有许多油滴状气泡,用手捏会成粉末。
[emb6][emb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杨林-1971
杨林-1971
当前离线
积分
4
发表于 2004-8-30 00: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好,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权衡
权衡
当前离线
积分
133
发表于 2004-8-30 05: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haokanhaokanhaokan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11年10月23日 01时56分15秒 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玉缘阁玉雕厂
新ICP备10201181号-1
ICP经营许可证编号:新B2-20080008
Copyright © 2001-2023 版权所有:玉缘阁和田玉 电话:021-33318818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2178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